網絡平台的交互性和便捷性改變了以往新聞評論的單向模式,然而對於受眾的跟貼或留言,網站的反饋很少。受眾的意見、疑惑雖然表達了出來,但卻沒有引起重視,容易引起受眾的抱怨和不滿,非理性的情緒也可能促使惡意謠言的產生。同時,對受眾的言論表達重視度不高,使受眾對評論的互動積極性降低,跟貼率降低。
2、網絡評論的多媒體表現形式有待開發
互聯網的多媒體性質為新聞評論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網絡新聞評論在使用文字表達的同時也可以借助圖片、漫畫、音頻、視頻、flash動畫等多種形式。“人民網評”評論文章大多以文字為主,表現形式較為單一。本文所選取的評論中僅有5篇加入視頻,其他評論也沒有圖片、漫畫、音頻、動畫等元素,且視頻隻是新聞報道的內容,網絡的多媒體表現形式有待開發。
3、選擇題材分布不均,涉及國際、經濟、少數民族地區方麵的評論較少
“人民網評”評論以政治題材為主,關注國際、經濟的評論所占比重較少,這與人民網的權威網站地位以及我國在世界上的政治、經濟地位是不相稱的。此外,對於少數民族、西部地區的關注度也有待加強。
五、關於“人民網評”發展的建議
1、暢通反饋渠道,實現受眾和評論作者的雙向互動
傳播學者施拉姆認為“最典型和最頻繁的傳播模式是一種長時段的雙向關係”④在新聞傳播過程中隻有建立完善的反饋渠道,才能促進傳播過程的良性循環。因此,評論專欄不僅要為受眾提供反饋的有效途徑,還應創造條件促進受眾與評論作者之間的交流互動,充分調動受眾的積極性,促進評論專欄的發展。
2、充分利用網絡優勢,促進評論形式的多樣化
網絡新聞評論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優勢,通過視頻、漫畫、動畫、聲音等形式,使新聞評論的表現形式多樣化,促進網絡新聞評論多元化發展。網絡新聞評論可以在文字表達的基礎上,通過視頻或音頻的形式進行解說,使受眾在聽和看的過程中獲得有價值的信息。有些評論也可以結合漫畫、動畫或插入鏈接,以幽默風趣的形式呈現給受眾,使評論告別文字的單一模式,具有立體感、鮮活性。
3、題材選擇上應更加均衡,加強國際和經濟評論、關注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
網絡評論應加強涉及國際話題和經濟類的評論,幫助受眾更好的了解國際形勢以及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狀況。同時,積極展現少數民族的精神風貌,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促進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總之,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評論借助互聯網的優勢在傳播方式、傳播效果、傳播模式上取得了新的發展、突破和創新。但是,我們也應該意識到在網絡新聞評論日益壯大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足。對此我們應積極應對、揚長避短,在堅持自身優勢的同時,借鑒傳統新聞評論的優點,為網絡新聞評論開拓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①③趙振宇:《新聞評論的根本特性》[J].《新聞大學》,2006(1)
②金夢玉:《網絡新聞實務》[M].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1
④威爾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何道寬譯:《傳播學概論》[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作者:重慶大學新聞學院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