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國影視製作投融資的演化分析(2 / 3)

通過梳理與回顧,我國的影視製作投融資遵守有步驟、漸進式的準入方式,從單一國家所有製向多種所有製結構邁進,逐步形成競爭、有序的市場格局,政府職能也逐漸轉向宏觀調控和管理。

二、我國影視製作投融資發展現狀

投融資是指通過投資融資活動,壯大企業實力,獲取企業更大效益的方式,分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兩種形式。投融資就是投資和融資,都指項目的資金來源,因涉及主體不同,所以稱謂不同。影視製作投融資就是:為電影、電視劇等其他影視形式的製作籌措足夠資金。我國影視製作直接融資主要通過版權預售、植入廣告和風險投資等形式實現。投資方支付版權預購定金,獲得影視作品發行權,實現融資。植入廣告主要是製片方預先收取廣告費或者影視製作的資金,數額一般較低。風險投資門檻較高,需要以發行商看好其影視作品市場前景為前提,其融資數額也較低,且風險較高。在實踐中,間接融資方式仍是影視企業首選。

1、銀行貸款

影視製作間接融資的途徑主要通過銀行貸款來實現,然而,由於缺乏有效的風險評估機構和健全的保險和擔保製度,知識產權交易市場還不成熟,加上銀行融資操作程序比較繁瑣,中小影視製作企業自身的到期還款能力不高,使得中小影視製作企業的融資依舊十分困難。除此以外,政府直接或間接投資資金用於製作主旋律影片,此類製作機構在資金、政策上都得到一定的照顧。

2、國際化基金

2007年5月,由中影集團和美國國際數據集團(International Data Group)共同建立的IDG中國媒體基金,首批注入5000萬美元資金,用於發掘和支持中國的新電影尤其是低成本電影,預示著中國國產影片開始拓展海外市場。作為雙方合作的第一部影片《胡同裏的陽光》,投資金額為600萬人民幣,國產重點影片吸納一定比例的海外投資,在中國尚屬首次。

3、聯合製片

聯合拍片或聯合製片是指,由中國境內製片公司和境外製片公司通過不同資本間的合作,共同投資、共同拍攝、風險共擔、版權共有的新型投融資形式。聯合的方式不僅可以分散製片投資成本以及高額投資所帶來的風險,還可促進國內外專業人才的經驗交流。香港作為中國大陸主要合拍方,2012年合作的《聽風者》取得2.4億的票房成績。2012年,其他聯合拍攝的影片還有,中影集團與美國環球影業共同投資的《太極俠》,以及歐、中、美多方投資合拍的《雲圖》。《雲圖》的中方投資人公開披露該片的投資比例、分成比例、發行協議、版權期限、及嚴密的法律製度安排等,被視為中國企業參與國際製片的一次進步。中韓合拍片項目洽談會也於2012年在北京舉行,宣布未來將共同完成7部影片的拍攝計劃。

三、我國影視製作投融資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