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2002年,6月東芝正式提出AOB(Advanced Optical Disc,高級光盤係統)設計,並於同年10月27日在DVD論壇指導委員會上獲得通過。AOB采用與DVD一樣的光盤結構和405納米藍紫色激光。光盤容量初步定為單麵單層15GB ,單麵雙層30GB 。至此,DVD的另一位“藍色”候選人也正式登台亮相。
2003年11月,AOB盤片改名為HD DVD,隨後微軟、戴爾、惠普、美國新線影視等公司表示對HD DVD的支持。HD DVD和BD處於對立局麵,雙方實力旗鼓相當。
兩種格式的推出,都有自己的獨特功能,也有自己的不足之處。HD DVD與BD競爭的最大砝碼就是在盤片製作方法和保護層厚度上與現有DVD良好的兼容性,HD DVD製造商不需要為規格升級再投入龐大資金,更新生產設備。而BD製造商就一定要為新規格的生產添購全新的生產設備。但是與BD相比,HD DVD在光盤容量和數據傳輸速度方麵都要稍遜一籌。
下一代DVD被認定為發行1080P高清電影的最佳載體,因此,全球電影公司的態度極大影響著兩種格式的命運。由於產業布局、遊戲開發、片源支持等方麵的原因,多家電影公司采納了BD格式,華納兄弟、派拉蒙等大型電影公司也陸續宣布與HD DVD分道揚鑣。
2008年2月,東芝宣布放棄HD DVD格式,BD格式勝出。此後,BD格式獲得了長足的發展,特別是在經濟較為發達的歐洲、北美等地區獲得了很大的認同。
近年來,隨著藍光播放機和藍光光盤價格的降低,藍光產品在我國進入了高速發展期。現如今,藍光播放機已經實現了智能化、網絡化,並且具有硬盤讀取的功能,藍光播放機已經變身為多功能的“盒子”,成為電視機的最佳伴侶。
中國藍光技術CBHD
中國藍光技術是在東芝的HD DVD技術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清華大學光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和中國電子技術集團第三研究所用了3年的時間,對HD DVD標準進行了3處改動,以適應中國的消費需求。
2007年2月DVD論壇的理事會議通過了中國版HD DVD物理格式技術規範標準文本。改動後的光盤格式在DVD論壇被稱為CH DVD,國內稱它為中國藍光高清光盤,簡稱CBHD。CBHD技術成為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
CBHD與HD DVD有著非常相似的技術特征。CBHD繼承了HD DVD的優點,向下兼容DVD、VCD等成熟標準,但也承擔了HD DVD相對於BD的弱點,光盤容量和數據傳輸速度同樣遜色於BD。
CBHD在光盤製備和技術成本上要比BD更簡單、更便宜,但一個孤立的標準也是極其危險的。CBHD的孤立格式,使得節目源的獲得變得不確定。由於片源匱乏等因素,目前CBHD的發展處於停滯階段。
數字音頻的需求催生了CD,標清電視內容的需求催生了DVD,高清視頻催生了藍光技術,超高清視頻節目的推出又給光盤技術的發展帶來新的契機。現有藍光光盤需升級至3層(100GB)或4層(128GB)之後才能滿足超高清影片最基礎的要求,而且超高清影片采用新的編碼技術,屆時是否會有性能更好、技術更加完善的光盤技術誕生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責任編輯】趙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