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業管理中也是同理,領導者使人不得不服不是最高領導術,隻有使下屬心甘情願地臣服才是真正的領導術,才是“善之善者”的領導者。
在這個總原則下,孫武提出了心治與速決的實施辦法。
戰場上的敵我雙方,很多時候比的不是武力,而是氣勢,是心力。“三軍可以奪氣,將軍可以奪心”(《孫子·軍爭》)對於領導者而言,他的決心可以聚起士氣,也可以泄掉士氣。
如何“奪心”呢?《孫子兵法》提供了具體的戰術:“以治待亂,以靜待嘩,此治心者也。”意為以自己的嚴整來對待敵人的混亂,以自己的鎮靜來對待敵人的喧嘩,這是掌握軍心的方法。《十一家注孫子·軍爭》注中說:“心者,將之所主也”,“怒之令憤,撓之令亂,間之令疏,卑之令驕,則彼之心可奪也”。這就是說,作戰決心是指揮員用兵的思想主導。用氣惱敵將的方法使他忿激,用疑兵擾亂敵將的情緒,用離間手段使敵營上下互不信任,用示弱使敵將驕傲麻痹,這樣他的正確決心就會動搖改變了。而一旦領將的決心動搖,那士氣立刻就會衰弱。
任何團隊,其領導者的堅定決心就是其他成員的“定心丸”,其堅定的意誌,能凝聚團隊之力,鼓舞團隊之氣勢。如果想打敗對手,最好的辦法莫過於使其領導者心中充滿猜疑、猶豫,從而瓦解其團隊的氣勢,再一鼓作氣,速戰速決。
當然,在任何戰爭開始之前,必須深入透徹地了解整個客觀的形勢,包括敵方的和己方的。“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孫子·謀攻》)這是每位將領在作戰前要做的工作,也是每一位企業領導者在管理實踐中必須要做的工作。
大家眼中的《孫子兵法》
你想成為管理人才嗎?必須去讀《孫子兵法》!
——克勞德·小喬治美國著名管理學家
僅估計已知競爭者的當前戰略優勢無助於了解潛在競爭者的決心、持久力與創造力。孫子,一位中國軍事戰略家,3000年前就曾論證道:“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哈默美國著名經營戰略學家
《孫子兵法》是戰略理論領域的傳世之作,是世界兵法史上的經典之作,是一本企業製勝之道的巨著。
——楊仕美國福坦莫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北大國際MBA美方院長
《老子》幫助我確立企業經營發展的大局觀,《論語》培育我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勇於進取、剛健有為的浩然正氣,《孫子兵法》幫助我形成具體的管理方法和企業競爭謀略。
——張瑞敏海爾總裁
日本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有兩大支柱,一個是美國的現代管理製度,另一個就是《孫子兵法》的戰略和策略。
——日本學者村山孚
《孫子兵法》中的管理智慧
1.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孫子·計篇》
[譯文]要在敵人無準備的狀態下實施攻擊,要在敵人意想不到的情況下采取行動。這是軍事家取勝的奧妙,隨機應變,不能事先規定的。
2.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孫子·謀攻》
[譯文]百戰百勝,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不戰而使敵人降服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3.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孫子·謀攻》
[譯文]用兵的上策是以謀略勝敵,其次是通過外交手段取勝,再次是使用武力戰勝敵人,下策是攻城。
4.君之所以患於軍者三:不知軍之不可以進而謂之進,不知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謂縻軍;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者,則軍士惑矣;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則軍士疑矣。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是謂亂軍引勝。——《孫子·謀攻》
[譯文]國君可能貽害軍隊的有三種情況:不懂得軍隊不能前進而命令軍隊前進,不懂得軍隊不能後退而命令軍隊後退,這叫做束縛軍隊:不知道軍隊內部的事務,而幹涉軍隊的行政,軍士就會迷惑不解;不知道用兵的權謀,而幹涉軍隊的指揮,將士就會產生疑慮。軍隊既迷惑又疑慮,列國諸侯乘機進攻的災難就臨頭了,這就是所謂擾亂自己的軍隊而導致敵人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