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3 定價技巧(2 / 3)

2)相互補充產品的組合定價

所謂相互補充產品,是指在使用價值和功能上相互補充,一般同時消費才能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商品。互補產品包括三種情況,即產品之間的配套關係、構成關係和主輔關係。

(1)產品配套關係的組合定價。所謂配套關係,是指不同產品必須配合使用,才能進行消費。比如,刮胡子刀架和刀片、洗衣機和洗衣粉等。很多企業同時生產呈配套關係的產品,定價時,企業應掌握一點策略和技巧。對一種產品定低價,對另一種產品定高價,低價吸引顧客購買,通過高價獲得高利,低價產品銷售的損失,從高價產品銷售中得到補償,總利潤增加。一般情況下,價值高、使用壽命長、購買頻率低的產品定低價;價值低、使用壽命短、經常購買的商品定高價。

(2)產品主輔關係的組合定價。所謂產品主輔關係,是指互補性產品中有主要產品和次要產品、關鍵產品和輔助產品、主產品和副產品之分。比如,在肉類加工、石油化工等行業,往往就有很多副產品。企業可以將這些副產品和主產品一起搭配出售,統一定價,也可以將這些副產品按原料價格單獨出售,還可以設廠加工生產,變原料為價值較高的再製品。由於這些副產品大多沒有計入成本,利用得好,可以獲得較高的利潤,從而保證主要產品在必要時適當降低價格。在很多情況下,企業把主輔產品綜合定價,讓主產品薄利多銷,而副產品價高利大;或者副產品低價銷售,主產品維持高價。用低價產品招徠生意,以高價產品賺取厚利,主輔產品價格配合,謀求最佳效益。

(3)產品構成關係的組合定價。所謂產品構成關係,是指一種產品是另一種產品的原材料、零部件或半成品,從而構成另一種產品的一部分。比如,冰箱和壓縮機、彩電和顯像管等。這種成品與半成品、最終產品與零配件、原材料之間往往不存在組合定價問題。

原因主要有兩方麵。一是半成品、零部件和原材料的價格形成了成品價格的一部分,和成品價格一起出售;二是企業的半成品和原材料等,通常是購進,而不單獨另外銷售。

但是,許多企業既出售成品,又出售半成品和零配件;或者總廠銷售成品,分廠既向總廠提供半成品和零部件,又可以對外銷售半成品。在這種情況下,就涉及企業的定價組合問題。如果企業半成品和零部件售價過低,則競爭者用它裝配產品的成本就會降低,對本企業成品的銷售就會構成競爭威脅;如果企業的半成品和零部件銷價過高,又會導致與成品的比價不合理,使需求減少,給競爭者低價競銷以可乘之機;如果企業不出售半成品和零部件,則企業難以開展正常的維修服務,二則會損失因半成品、零部件銷售而帶來的利潤。一般的企業,同時銷售成品、半成品和零部件,其定價應堅持一個原則:零配件的價格可適當偏高,而成品的定價可適當偏低,靠低價成品促銷,靠高價零部件盈利。

6.3.4心理定價

一種商品的社會需求,是由千差萬別的個別需求彙集而成的,而消費者的個別需求往往又是不同類型消費者心理差異的結果。根據消費者心理因素進行定價,主要有零數定價,整數定價、聲望定價、習慣定價和招徠定價五種形式。

1)零數定價

又稱“尾數定價”、“非整數定價”,是指企業把本可以定為整數的商品價格,定成低於這個整數的零數價格,而且常常以奇數作尾數,利用消費者求廉的心理,促進銷售量增加。比如,把價格定為2.97元而不定3元。這種定價技巧多適用於低檔品、低價品、需求彈性大的商品,以及購買頻率較高的日用品等,對高檔、高質、高價的商品則不宜采用。

零數定價是商品定價中比較常用的定價技巧,但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具體的運用方式又存在一些差異。比如,美國、加拿大的零售商一般采用奇數定價,即價格的最後一位數是奇數(1、3、5、7、9),很少使用偶數定價(0、2、4、6、8)。因為北美消費者普遍存在一種心理定勢,認為單數比雙數少,奇數比偶數顯得便宜。據美國消費心理學家的一項調查,在美國,零售價為49美分的商品,其銷量不僅遠遠超過50美分,而且也比48美分多一些;5美元以下的價格,末位數是9的定價最受歡迎;5美元以上的價格,末位是95的,銷售情況最佳。在我國,商業企業的零售價與美國有相似之處,以奇數定價比較多見。但是,日本企業的零數定價大多采用偶數。據日本一家公司對家用電器產品價格的調查,若以十位數為末位數定價,則取50、80和90者居多,而以百位數為末位數時,則以800、900為多數,這是因為偶數,特別是“零”,體現對稱、和諧、吉祥、平衡和圓滿。

2)整數定價

整數定價與零數定價相反,是指企業把原本可以定為零數的商品價格,定為高於或偏低於這個零數價格的整數。整數定價常常以偶數,特別是“0”作尾數。因為消費者購買高檔品時並不過分追求便宜。

3)聲望定價

根據產品在消費者心中的聲望、信任度和產品的社會地位來確定價格。對一些傳統的名優產品、具有曆史地位的民族特色產品,以及知名度高、有較大的市場影響、深受市場歡迎的馳名商品,消費者的預期價格普遍高於一般商品,如果價格過低,消費者反而會對商品產生懷疑,而不願購買。有時,消費者購買商品,僅僅是借助名牌商品的價格,來顯示其身份、地位和名望。價格太低,難以滿足消費者的心理需要,消費者也會放棄購買。

聲望定價應主要達到兩個目的:一是利用產品的高聲望,確定高價格,或者通過高價格顯示名貴優質;二是滿足某些消費者的特殊欲望,如地位、財富、身份、名望和自我形象等。

4)習慣定價

某些產品,由於同類產品的成本相對穩定,使價格在一定水平維持較長時間。供求達到相對平衡,就形成了某種程度的價格固定性,即習慣價格。消費者通常願意接受這個價格,並以此進行購買決策,這時,單個企業無法改變、也沒有必要改變價格,而應該遵守這個習慣價格,並根據習慣價格的變化而變化,隨行就市。如果某個企業貿然提價,就可能使銷量銳減、市場形象受損,還可能引起消費者的不滿和抵製;如果企業隨便降價,又會使消費者對產品品質產生懷疑,即使銷量不變,企業收入仍會減少。

5)招徠定價

招徠定價就是商業企業利用人們求廉的心理,故意降低幾種商品的價格,以吸引顧客在購買“便宜貨”的同時購買其他價格比較正常的商品。

用於招徠定價的降價品,應該與殘次、過時商品明顯地區分開來。招徠定價的降價品,必須是品種新、質量優的適銷產品,而不是處理品,它與處理品的降價目的完全不同,所以,達到的效果也不一樣。

6.3.5區域定價

產品的產地和銷地,常常存在一定的空間距離,要實現商品交易,就必須完成商品的空間轉移,並為此支付一定的費用,如運輸、倉儲、裝卸、整理、保險、再包裝等費用。企業在定價中如何處理這些費用,直接關係到企業的利潤、銷量、市場範圍和競爭力的大小,甚至影響企業經營的成敗。

1)產地定價

又稱“出廠定價”、“非送貨製定價”,是指企業在產品的生產地製定出廠交貨價格,由購買者支付全部運費,並承擔運輸風險,賣方最多隻負擔貨物裝上運輸工具的費用。貨物交接後,所有權即歸買方。

2)統一運送定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