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消費者調查強調人口統計和消費心理數據的收集。然而,在信息時代,技術對消費者購買行為的重大影響要求企業獲得更多的消費者信息,特別是技術在消費者生活中的重要性等問題。這種信息稱為消費者技術統計學,即指消費者使用技術的動機、使用特征以及對技術的態度等信息構成的分支學科。
(2)環境因素。環境因素指消費者外部世界所有物質和社會要素的總和,包括有形的物體,如商品和商場;空間關係,如消費者與商場的空間距離、商場的位置及商品在商場中的位置;其他人的社會行為,如周圍是什麼樣的人、他們在想什麼、做什麼等。環境因素是影響消費者心理與行為的重要因素。比如,商場的裝潢、與消費者住所的距離遠近、前往商場的路途交通狀況、周圍的人對該商場的評價以及是否樂意到該商場購物等都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決策。許多營銷人員比較重視可視環境(也稱功能環境),因為它直接影響消費者的行為,但是對非可視環境的研究也不能忽視。
根據環境因素的空間覆蓋範圍和影響人數的多少,環境因素可分為微觀環境因素和宏觀環境因素兩個層次。微觀環境因素指消費者直接接觸到的、具體的物質因素和社會因素的總和。如商場的購物環境、人流的多少、售貨員的服務技能和態度、家人和朋友對某商品的看法等,這些看似較小的因素都會影響消費者的特定行為。宏觀環境因素指大規模的、具有普遍性的、營銷廣泛的物質環境和社會環境的總和,包括人口因素、經濟因素、政治法律因素、社會文化因素、自然因素和科學技術因素等。
(3)企業市場營銷因素
企業市場營銷因素包括企業營銷戰略、產品策略、價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銷策略等。下麵將進行詳細介紹。
4)營銷因素研究
(1)產品調查。產品調查包括四個方麵的內容。其一,產品生產能力調查。主要包括原材料來源、生產設施的現代化程度、技術水平情況、資金狀況、人員素質等。其二,產品實體調查。主要包括產品的規格、產品的顏色及圖案、味道、式樣和類型、產品的性能等。其三,產品的包裝調查。其四,產品的生命周期調查。
(2)價格調查。主要包括目標市場的不同階層顧客對產品的需求程度、競爭產品的定價水平及銷售量、采用浮動價格是否合適、目標市場的不同消費者對產品價格的要求、現有定價能否使企業盈利及在同類企業中居於什麼樣的地位。價格對產品的銷售量和企業盈利的大小都有著重要的影響。
(3)分銷渠道研究。分銷渠道是指商品從生產領域進入消費領域所經過的通道。市場營銷中大體有三種分銷渠道,即直接賣給用戶、通過商品經銷商(批發、零售)賣給用戶、委托代理商負責推銷。市場調查需要研究的是,哪一種分銷方式最能有效地輻射商品,使更多的商品進入市場,並能使更多的消費者了解和認可商品。
(4)促銷策略研究。促銷活動包括廣告、公關、現場演示、有獎銷售等一係列方式。根據產品的不同情況,采用哪一種或幾種方式更能促銷,就需要根據調查資料來進行決策。
5)競爭對手研究
競爭者信息的收集工作是企業係統地尋找並收集關於現有和潛在競爭對手的及時的、相關的信息。在網絡營銷中,競爭十分激烈,企業要在競爭中取勝,必須“知己知彼”,需要充分地掌握同行業競爭對手的情況,並以此為借鑒,揚長避短,充分發揮企業的競爭優勢。當然,如果網絡營銷對企業可有可無,比如排水管道公司,就可以不考慮競爭對手的情況。但是對於絕大多數企業而言,非常有必要了解以網絡為基礎的競爭對手的情況。
(1)主要內容。
①市場上的主要競爭對手及其市場占有率情況。
②競爭對手在經營、產品技術等方麵的特點。
③競爭對手的產品、新產品水平及其發展情況。
④競爭者的分銷渠道,產品價格策略,廣告策略,銷售推廣策略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