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特色“菜單式”課程不僅可以用於短期團招生,也可以用於長期生招生。在招生模式上,可以有兩類,一是由本校獨立招生,從兄弟院校邀請所缺的文化教師;另一種是采取本地區或本市幾所兄弟院校(如醫科院校、藝術院校、文科院校)利用各自優勢聯合招生和培養,擴大各自院校留學生招生規模。作為文科類學校,在招生中可以安排周一至周五在本校學習漢語課程,周六和周末帶留學生到藝術院校或醫科院校作為他們的短期生學習其特色課程。同樣,藝術院校和醫科院校招來的學生也可作為短期生周末到文科院校學習漢語。如此不僅優化整合了地區教育資源,又增進兄弟院校交流,更為各自院校的留學生發展帶來的新思路。
3.完善歸國留學生追蹤服務機製,擴大招生途徑
來華留學生教育所起到的國際交流作用,不會隨著留學生留學生涯的結束而結束。他們離校後,大多仍會宣傳母校,幫助同胞來華學習或自己繼續深造。在母校組團去他們國家招生時,他們很願意被邀請到現場為母校做宣傳。如果他們今後成為本國政界或商界要人,那他帶來的影響無法估量,所以畢業生是一個寶貴資源,在他回國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甚至一生都會為我們的招生宣傳做出很大貢獻。
因此,政府有必要製定歸國留學生追蹤服務政策,鼓勵各高校盡快建立相應機構,為來華畢業留學生提供各類資訊和服務。由於畢業生眾多,此項工作又相當繁瑣,所以我們應針對特定畢業生群提供服務(如:有一定家庭、社會背景的或者工作和社交能力較強的來華留學生)。一方麵,定期為他們寄贈專業刊物,提供各類資訊信息,如母校最新教育資訊、各類獎學金信息和各類招生優惠政策等;另一方麵,重大節日用電郵送出母校的溫馨祝福,定期在招生主要生源國舉行“校友聯誼會”。複旦大學定期在日本舉行“複旦大學校友聯誼會”,不僅體現母校對畢業生人文關懷,增加了母校在海外影響,同時擴大了招生渠道。
4.在一流大學間建立強強聯盟,聯合招生
在留學生招生宣傳方麵,大學間的民間聯盟也有重要影響。在我國高校中強強聯合,組建我國教育航母,把一流大學中的6—8所(如:同濟大學、複旦大學、人民大學、北京大學等)組建在一起,結合他們各自優勢學科,聯合在國外舉辦教育展,向世界宣傳中國優質教育資源,促進與各國間合作辦學,實現留學本土化,大大降低教育成本,也擴大了來華留學生教育規模。
5.提供招生優惠政策,擴大生源
應對金融危機,在招生宣傳時,製定學費緩交製度(但要收取一定滯納金),可以按照歐美國家慣例,對於外國留學生,如果在開學注冊時一次性繳納學費,將可以享受5%的折扣。這些措施不僅讓利於留學生而且有利於學校及時收納款項。此外,為長期合作的信譽較好的留學中介提供一定數量的獎學金名額,作為鼓勵招生的方式。
國際金融危機對世界各國的影響還沒有緩解的跡象,這對來華留學生的學習、生活、思想產生很大的影響。麵對新的挑戰,我們要積極優化來華留學環境,加強來華留學教育的各項軟硬件設施建設,完善管理體係,實行人性化服務;廣大留學生教育工作者要審時度勢,隨時調整應對措施與策略,把我國留學生教育事業引到優質和高速發展的軌道,促進來華留學生教育工作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http://www.haishu.gov.cn/info.asp?ID=142595
[2]金融風暴中的中國學生[J].教育與職業2008,12:18—19
[3]http://www.jcrb.com/zyw/n452/ca326139.htm
[4]2005—2006澳大利亞教育、科學與培訓部年度報告[DB/OL]. http://www.dest.gov.au/ ,2007,7,29
[5]對外文化交流提升中國軟實力.參考消息,2009,8,13
[6]金一超.外國留學生勤工助學管理工作之探討[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