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如何做好流動人員檔案管理工作
1.加大力度,完善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的檢查機製。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相應的政策規定,建立檢查機製。各級組織人事部門嚴格執行《幹部檔案工作條例》和《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暫行規定》,對每一份檔案的進出,要明確審核管理的內容、建立登記製度。各級政府人事部門指導同級人才流動服務機構進行檢查,對檢查不合格的,取消其管理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的業務資格;政府人事部門人才流動機構要對社會中介部門實行定期清查,啟用《流動人員檔案管理許可證》製,實現流動人員人事檔案規範管理。
2.嚴明紀律,維護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的嚴肅性。進一步明確責任,嚴明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紀律,更好地貫徹落實《規定》精神,對流動人員人事檔案必須實行集中統一管理,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擅自管理,已經保管的,要限定時日進行移交,對不能按時移交或仍繼續擅自保管檔案的,一經發現,要按有關規定並視情節輕重,對有責任的單位或直接責任者給予處理。就流動人員而言,政府人事部門人才流動服務機構不再為其辦理流動人員身份認定、檔案工資記載、人事檔案轉遞、相關的職稱資格考評、合同簽證、社會保險等手續,由此產生的後果,由有關責任人自負。可見,檔案作為記錄個人經曆、品德作風、政治麵貌等內容的文件材料,發揮著依據、憑證和參考的作用,如果把檔案隨意丟棄,一些權益就無從得到保障。
3.更新觀念,強化流動人員的檔案意識。盡管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人員的流動,以及信息媒介的越來越發達,檔案的發展趨勢被弱化,但隻是檔案被形式弱化的,即“袋裝檔案”,而強化的應該是檔案的信息意識和資源意識,檔案並非身外之物,“人檔分離”並不意味著檔案無用。如應屆畢業生的職稱申報、轉正定級、養老保險的辦理以及開具的與檔案相關證明,都需用到檔案。有些行業的從業人員更需要檔案的管理和約束,比如律師、評估師等特殊行業的從業人員,他們很看重檔案,因為這些行業沒有檔案不準進入,人事檔案製度也是規範這些從業人員相對有效的措施之一。人事檔案在人的一生中隨時都可能發揮它不可替代的作用,即使成為“死檔”,有朝一日也會因為需要而讓它“複活”。作為流動人員,要把握主動,未雨綢繆。
4.與時俱進,探索新形式下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模式。一是積極開發研製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軟件,實行動態化管理和維護檔案信息。明確用人單位考核的意圖,了解人才對檔案材料的新要求,積極探索建立人才誠信檔案、人才業績檔案等新辦法,認真解決“死檔”問題,探索建立現代化手段人才業績跟蹤係統,不斷提升人事檔案的使用價值。二是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要從控製性向服務性轉變。政府所屬人才流動服務機構要提高人事檔案管理的服務性,隻有人事檔案對流動人員和用人單位的服務性越強,才能回歸那些“棄檔族”和“自揣族”,使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真正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