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民營企業“主人翁”精神的重塑(3 / 3)

解決好員工的吃穿住行是留住員工的基本條件,對外勞員工也是如此,公司除通過不斷完善外勞宿舍、食堂等後勤設施外,還為外勞夫妻員工提供廉價的“夫妻房”,解決外勞夫妻的團聚問題,獲得較好評價。

(2)加強外勞隊伍管理,保障外勞員工工資、福利等基本權益

船廠的外勞員工在公司員工中占有較大的比例,外勞員工因與外包老板在工資、工傷待遇等方麵產生的勞資糾紛往往令船廠十分頭痛。公司通過測算,對外包隊伍強製推行“32—68”管理,即保證有68%的外包工程款必須用於員工的工資、福利的發放,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3)通過向高技能外勞發放“直補”,留住核心外勞人員

R公司除向達到“三類焊工”與“圖C”水平的裝配工直接補貼外,還向經過培訓與考核認證的外勞班組長“直補”近千元的班組長補貼,有效穩定了外勞骨幹人員。

(4)建設平等用工機製,營造和諧用工氛圍

公司正在著力推行對外勞員工的“本工化”管理,將受過良好訓練的本工“派駐”到外勞班組中參與管理,強化並帶動了外勞班組的管理;通過一係列的考評,針對表現好、技能高的員工可以每年有一定比例的名額轉為“本工”。公司還將推行部分外勞班組直接管理機製,通過對外勞班組的直接管理削減外勞單位與R管理團隊的疊加管理,有效減少管理層級,做到真正的扁平化管理,並且將效率提升轉化成的經濟效益合理分配到外勞工人、管理人員及公司與勞務單位,形成多贏格局,營造出更加和諧的文化氛圍。

4.合理化建議見成效:我是企業主人翁

R公司將合理化建議作為一項員工群策群力、充分發揮員工潛能的長效措施,由公司的專門部門組織征集、實施與評價,每年年底會進行合理化建議年度“先進部門獎”和“優秀建議獎”兩類獎項的評選。根據員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議產生的實際效益,進行較大力度的獎勵。

R合理化建議活動關注重點問題的解決,在前一年工作的基礎上,公司根據工作重點和職工關心的熱點問題,提煉出幾個主題,以專題的形式組織開展合理化建議工作,引導全體員工關注公司目前正在關注的問題,把公司目標與部門及員工的目標統一起來,確保公司合理化建議工作一步步深入紮實地開展下去,在做好合理化建議工作的同時,對完成部門目標及員工自身工作都有益處。

合理化建議活動的開展產生了很好的反響,並結出了累累碩果,對推動企業技術進步、提高企業管理水平、降低企業運行成本產生了良好的效果,對提高員工參與企業管理的積極性與工作熱情效果明顯。員工真正發現,員工把企業當作自己的“船”,企業增效“我”有利,“我是企業主人翁”的情感便油然而生。

5.塑造管理者的“兩感”及“敬畏之心”

R公司提出,作為企業的管理者,首先要有“兩感”,即責任感與榮譽感;要常懷一顆“敬畏之心”,一是對製度敬畏,二是對組織敬畏,三是對領導敬畏,四是對員工敬畏。

作為管理者,工作必須要有責任感,一個沒有責任感的管理者自然不可能是一名合格的管理者,而對企業的榮譽感,也會促使管理者自覺地奮發向前,做有利於企業發展的事;一個具備榮譽感的管理者,才會更有可能具備回報客戶、回報股東、回報社會與員工的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常懷“敬畏之心”,必須首先敬畏製度,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敬畏製度,我們的製度就不至於成為“寫在紙上、飄在天上”、無法落地的一紙空文。對組織敬畏,是因為“公司”這個組織給了我們這些員工得以施展才華的一流的工作舞台,組織榮則我榮,組織衰則我們的工作平台也會變小,工作回報也可能衰減。常懷“敬畏之心”,還必須敬畏領導,因為領導代表各級組織、製度與計劃,隻有敬畏領導才會有執行力,隻有敬畏領導,工作才會有責任感。常懷“敬畏之心”的人,心中也一定有員工,對員工敬畏,意味著工作可以沉下去,管理做到人性化,工作改善才能切實持續有效,員工才能真正敬畏製度、敬畏領導與組織。

R公司不斷深化對於管理者“兩感”與“敬畏之心”的要求,在各類會議與文件要求中,不斷強調其意義,公司還成立了百人規模的督查隊伍,深入各大事業部及職能部門,督查管理人員的製度執行、成本管理及部門紀律,同時又不幹涉部門的日常管理,管理人員的執行力得以持續提升,管理者的主人翁意識不斷加強。

6.完善人力退出機製,持續優化組織機體

公司利用當前船舶行業低迷、員工人心思穩的有利因素,持續進行了崗位與人員的梳理,進行定崗定編與全員績效考核,對不符合公司要求的人員實行多種形式的教育培訓與分流,明確了公司人力退出的各項措施與流程。同時,大力建設人才繼任計劃及職業生涯管理體係,使員工清晰看到其職業發展通道,完善了人力退出機製,努力將其建設成為常態化的管理體係。如下圖所示。

人力退出機製的建設、完善與實施,不但沒有造成員工的心理恐慌,反而加強了員工的崗位責任意識與工作激情,員工比、學、趕、超,勞動紀律得到加強,勞動效能屢有提升。

7.行業嚴冬裏,善待員工:不拋棄、不放棄

R在打造人力資源退出機製的同時,對待符合企業要求的員工卻異常地溫暖,企業每年的培訓費用都在千萬以上,建立起了多層次的培訓管理機製。在船舶行業持續低迷、行業新接訂單稀少、船舶企業裁員聲一片的情況下,R公司到目前為止仍然堅持不裁員、不降薪,為企業員工撐起了一片天。

企業的努力員工看得見,員工“主人翁”意識有了明顯的增強,反映在單位人均產出、人均效率、員工主動離職率等指標上,各項指標有了明顯提升,R公司的各項管理正朝向其管理標杆進一步靠攏。

總而言之,民營企業的“主人翁”精神重塑,要遵循現代企業運營的規律去解決問題,任何一家企業隻要能認同員工的價值,同時加以平等、尊重、感恩的文化引導,將主人翁精神的塑造與企業文化精神與崗位要求三者合一地去建設、去培育,企業進一步增強凝聚力,統一思想,同心同德,那麼在民營企業中,就有可能培養起忠誠的“主人翁”精神。

參考文獻:

[1]姬芬芳,張永生.中國式打工心態研究[J].管理觀察,2009,21

[2]高建.抱著當老板的心態去打工[J].現代交際,2005,11

[3]耿繼孝.談企業員工的心態管理[J].建設科技,2005,18

[4]楊鹹華.破解船舶企業外勞用工之“痛”[J].人力資源管理,2011,11

[5]王洪濤,呂國榮.成功離你有多遠:打工心態究竟害了誰[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