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羅馬會議(1 / 2)

此時代的歐洲在軍事製度乃至農業經濟潛力上遠遠不如兩百多年後民族戰爭時代更為突出,可是文明存亡的危機卻讓大多數以往那些把戰爭看做是牟利手段的人們不得不透支糧倉和家底的來進行戰爭動員。很顯然:麵對那個令人恐怖的遠征大軍“閃電”式的長驅直入,如果不能在一兩年內抗衡或挫敗對手,那麼整個歐洲將很有可能重回黑暗時代。這不是能不能為王室賺到利益與否的問題,而是麵對“野蠻的文明”能否生存下去的問題。

因此,在羅馬古城會議上,路易十三及不少國內人物的代表同意征召不少曾經服過兵役的人乃至海軍進行陸戰訓練,在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內將兵力擴充到六十萬人.

英國民眾多信新教,查理一世卻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因此竟然同意將在半年左右的時間內將軍隊擴充到二十萬人左右的規模。不少武裝商船和巡航艦上的火炮和人也將陸用,並在八個月左右的時間內出兵十萬左右的力量增援歐陸。

而此時做為歐洲之首的西班牙帝國在本土國力上其實遠不如法國,但因為得到了亞平寧半島諸邦乃至神聖羅馬帝國的支持,在征服了荷蘭本土之後準備將陸軍兵力從三十萬人擴充為六十萬人.海軍火炮的很大比例將進行陸用。

神聖羅馬帝國的德意誌諸邦的土地遠不如法國更為肥沃,並且還在之前的戰爭中遭受過不少創傷,但也同意將陸軍兵力擴充到二十萬人左右。

而參加會議的瑞典代表則表示此時的瑞典實際上如波蘭與俄國等國一樣隨時處於新朝的兵鋒之下正在“抗戰”中的國家。說不定此時新朝大軍已經兵臨城下了,不過依然慶幸的說道:“瑞典因為之前的戰爭已經處於動員狀態,總兵力將達到二十萬人,如果能夠僥幸幸存下來,也將全力支持中西歐的“抗戰”

這樣一來:英法西瑞及神聖羅馬帝國五國同盟的陸軍總兵力將計劃在三個月到半年左右不等的時間內擴充到一百八十萬人左右的規模,如果連同已知正在抗戰前線的波俄兩個遭受嚴重打擊的東歐國家,在西曆1633年也就是新朝十年的夏季,用於抵抗遠征大軍的兵力將達到一百八十萬左右,擁有十幾倍左右的兵力優勢。

當然,經曆了奧斯曼人舊疆乃至基輔一帶的一係列作戰後,絕大多數歐洲勢力已經開始認識到此時代的歐洲軍隊與新朝遠征大軍之間的差距是全方位的,十幾倍左右的兵力優勢完全不能說明任何問題。戰鬥力差距達到一定程度而且對手也擁有相對雄厚的兵力的情況下,數量優勢已經很難像以前的一般火器時代戰役那樣帶來明顯的優勢了。

在兵力動員上,各國代表沒有太大的爭議。因為如果不是太為離譜,誰也很難對對方的動員人數做出限製和規定,甚至能不能在短時間內將陸軍擴充到這種程度上還有一定戰鬥力,更是難以監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