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軍犬起步(二)(1 / 2)

“狼是群體動物,相應的。由其馴化來的多數狗也有天然的看家護院的本事。並比貓更為敬畏與服從自己的養育者。如果僅僅是看家護院或用於警戒,又或者帶著狗咬人,並不需要怎樣專門的訓導。”唐貴對張海繼續說道。

“要訓練犬執行搜索有關人體氣味等方麵的任務,或者在更廣的範圍內進行自主警戒,又要訓練犬與敵人進行更科學的戰鬥,聽說是一件十分不輕鬆的事情?並非是簡單靠食物或其他性質的獎勵即可?”張海接著詢問道。

“狗有其忠誠的一麵,也有其愛好自由與人性的一麵。簡單口令的訓練,如讓狗端坐或叼來什麼東西。在訓練的時候第一次可以使用口令之後強迫讓它熟悉動作,並在這之後的恰當時間內獎勵的辦法。但是在實際使用的時候,人們卻不可能無時無刻的用獎勵與強迫它來去做人賦予它的事情。如果是那樣,犬對於需要它做人做不到的事情,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因此,僅僅是十分簡單的口令訓練,往往需要幾百上千次不斷的重複,並間歇性的訓練,還要自幼訓練才能讓犬真正的服從這一命令。最初的訓練要在安靜而且很少幹擾和誘導的情況下進行。而後,要在幹擾的情況下進行這類條件反射式的訓練。最後,是貼近於實際環境下的複雜內容訓練,如遇到生命威脅、異性或食物引誘、化裝誘惑、陌生道路等等。而且同馬匹不一樣的是:馬匹就算資質有不同,訓練的強度有不同,也能講究湊合。訓練進度過重一些或者過輕一些,最多是增加點兒死亡率,而不會起到反效果。而如果讓狗覺得你隻不過是拿它當畜生一樣利用而無真正感情,或者感覺到被苛刻的對待,就有可能從此以後消極的對待訓練任務了。而這個程度的把握,即便是相同的狗,每隻與每隻的進度也都有所不同,需要專門的“主人”來訓導。。。“

在唐貴講述的時候,張海似乎也聯想到了什麼。他終於想起了後世有關軍犬規模的一些數字: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國累計投入作戰的兵力多達至少七八千萬之眾,甚至有可能多。而累計投入的軍犬規模卻僅有二十五萬。現代中國在90年代初重新開始軍犬培育之後也不過最多養育萬餘左右的在職軍犬。軍犬訓練和管理之難,顯然也超過了馬匹。

在每一隻犬都需要一名從不貪末,能夠認真負責的對待事業的馴養員的情況下,僅僅是相應的人才資源用於其他方麵的利益,就足以讓任何企圖擴大軍犬規模的人思考再三了。

想到這些,在參考如今新朝第一批成長起來的軍犬就多達百隻上下的規模,這甚至讓張海有了一種自己是不是冒進了太多的感覺。

而且軍犬如此的珍貴,承受戰爭風險和躲避危險的能力又如何呢?如果在實戰的環境下非常容易損失,那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玄武湖以北的軍犬訓練基地同後世的警犬或軍犬有些區別,考慮到以這時代有完善訓練並經過優選後的犬隻的珍貴,犬在出任務的時候都是單獨執行任務,集體行動的時候很少。所以每隻犬和其相應的訓練人員都擁有大概幾十畝範圍的專門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