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年的熟悉,原本在兵事方麵隻是初有了解的柳香在對不少新兵器的理解力,還有粗算能力方麵都超過做為不同於東西方發展路線的新式軍事體係開創者的張海本人了。
“火箭製作方麵的人才我新朝並不算少,光是比較熟練且經過新式體係培訓的工匠就能有萬餘人。畢竟這不像槍銃那樣需要我們獨立來發展,起步的也比較晚。我估計多則三年少則不到兩年的時間內,我軍就可以生產出十萬枚以上的航空火箭,足夠一百二十八架中型熱氣球連續六十次左右的升空作戰了。”柳香僅僅稍加考慮就明白了這類兵器的可行性。隻是想到可能不久之後,新軍主力部隊就有可能大規模出動作戰了,也不由的有些遺憾。
張海看出了柳香所想,安慰道:“殼體航空火箭當然有大用。但是也隻有在那波瀾壯闊的西征當中才能將它的價值充分發揮。那時候我們或許會進行眾多規模龐大的主力會戰,加上西域與泰西像南方與西南那樣的陰雨天並不多,也更有利於航空熱氣球的作戰。至於今年冬季出征的事情,我們還是以消耗以往的那些庫存好了。我新朝中央倉庫管理相對好些,可是過去以來積壓的一些傳統火箭為數也是不少,總數怕不下百萬之眾。除了在大規模的作戰中不利於集中火力外,隻比殺傷效率其實也並不遜色太多。”
不過柳香卻看的出來,張海對於冬季的這次南下作戰還是有所隱憂。不過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張海與柳香兩人在一起的時間也多了起來,便是一起同房的時候情話和舊話說盡,討論工作的內容也多了起來。
對於張海的憂慮,柳香也是有所了解的。西南的敵人不同於以往的對手,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抵抗中心和政權組織機構,加上分布廣泛地形複雜。新軍主力部隊要想在一個大戰役周期內取得決定性的成效毫無疑問需要各個步兵旅以千人左右營戰鬥群為單位分成數十上百股單獨行動。對營長的考驗達到了很高的程度。
如今在新軍這裏部隊擔任營一級軍事主官的人幾乎都是青州之戰以來的老兵在作戰中升遷而來,也有少數後來表現突出的天才,質量上是沒有問題的。可在利用熱氣球空地一體指揮的相關經驗張海還是有些不放心。這些人在複雜環境下獨立領兵的應變能力也讓人有些不放心。畢竟領導五十人或百人進行戰鬥,同千人級別的合同部隊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更別說這次對西南的大規模清剿,就是對於新軍主力部隊這麼強大的勢力而言,在技術上也不是沒有挑戰。
“航空隊的事情,海兒也無需過度擔憂。他們都是值得信任的人。聽說外情部的田賓請來的那個唐貴,最近的成就很不錯,海兒可以去看一看。“
“唐貴的事情我也知道了,正有此意!“張海也想起了這件事。李千蘭等人其實這一年多的時間以來也沒有減少過有關殺破狼穀一些事情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