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登陸遼東(一)(2 / 2)

張海思索了許久,但還是認為後衛無小事,近衛第一旅也並不是整個近衛部隊最為精華的力量,即便是抽出兩個營也並不會使整個近衛部隊的力量傷筋動骨。畢竟後金集團的主力除了花費更多的時間去繞遼西走廊以外,也不是沒有可能以精兵冒險在登州一帶展開行動。

為了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最大的途襲戰果,船隊攜載著的主力部隊沒有在海上或者其他什麼地方耽擱一天時間。在近衛一旅的兩個營及分艦隊在皇城島一帶登陸的時候。換乘二百餘艘四五十噸級噸位近海船隻的主力部隊做為先鋒的第五旅及第六旅的隊伍已經在遼東半島金州南關以南低勢相對平坦的地方展開了登陸。

包括張海等人的新軍主力部隊在用於登陸的船隊臨近岸邊的時候雖然有所準備,還是沒有想到主力還在關內的情況下後金在遼東一帶的防備卻是如此的嚴密。

從海天線之間到登陸不過一個時辰的時間而已,二十裏範圍內得到警訊的千餘名武裝起來的敵兵便早已在海灘上做好了準備,這些人似乎還都是金州城內乘馬機動的。這讓隊伍想到了最壞的可能性:莫非後金集團的主力早已回到了遼東?

張海沒有指揮船隊在近岸同岸上的馬隊比拚機動力的打算,這樣做很可能讓上岸的戰士們產生莫名的畏敵情緒。而是命令第五旅及第六旅在火力的掩護下強行搶灘,從隊伍上品質最為優良的單筒望遠鏡中,張海在距離岸邊並不算太遠的旗船上已經能夠大致的看到岸上的敵人並不是所有人都披有完善的鎧甲。距離海岸更近的馬衝昊乃至楊波等人就更是如此了。

攜帶兩個旅的近百艘四五十噸的小船按照每船大概十米左右的間距展開橫隊在帆手及舵手的操船下穩步的向岸邊逼近。除了一千餘名從金州趕來的敵兵外,還有近三千名由少年,老年,壯婦組成的弓手輔兵也趕到了海灘準備迎擊上岸的敵人。

或許是覺得剛剛從海船上下來的人站立都有問題,一時間不會有多大戰鬥力,因此擺出了一個同船隊登陸地帶差不多的彎曲橫隊。當船隊逼近到不過百步左右距離上的時候,由大大小小箭支構成的箭雨便從岸邊向船上射了過來。

由健婦及少年老人等兵源構成的輔兵以三五鬥的獵弓同樣可以逆著海風把一兩上下的輕箭射到百步以外的距離上。因為破甲和威力的緣故,中低水平的弓手通常和真正的弓兵在戰場上的效能差距甚遠。不過對於擁有優良全身甲防護的戰士們來說,那似乎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因為除了極個別罕見的頂級武者,不論是正規戰兵射出的箭支還是輔兵們射出的箭支都隻有命中眼縫手指等極少數敏感部位才能造成殺傷。那些地方即便是力量不大的彈丸和箭矢也一樣會構成危害。

當船隊逼近到距離海岸大概六七十步左右的距離,槍銃火力縱深也能夠覆蓋到灘頭內三十步以內的時候,第五旅旅長馬衝昊做為旗船上的旗手統一指揮兩個旅的近百艘準備登陸的海船下達了開火的命令。

兩個新軍主戰步兵旅配屬有九十六門九斤彈青銅炮及四十八門銅鼎炮,經過簡單試射後的第一輪猛烈的火力就打出了近兩萬發五六兩級別的重鉛彈及近十萬發半兩上下左右重量的輕鉛彈,為了達到最大限度的殺傷效果,原本部署在船頭的火炮盡可能的展開側射。雖然因為岸上的敵人隊形遠不及正規軍隊那樣密集,不少的彈丸近失和遠失,也在岸上的敵軍在一片彈雨掀起的水花和土花之下付出了上千人傷亡的代價。

兩裏範圍內瞬間猛烈而嚴重的火力,讓膽寒敵人再也不趕站立在灘頭上,大部分人下意識的連頭也難以抬起來隻得就地趴在地上掩蔽起來。少數比較勇敢的頑敵在猛烈的彈雨打擊過後試圖起身逃避到更遠的地方準備頑抗。

而在這時候船頭上猛烈的槍聲響了起來,僅僅是各船頭上的五百餘名持燧發排槍的戰士就在很短的時間內以一千幾百發子彈打倒了幾百名試圖逃離灘頭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