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新槍遠景(2 / 2)

張海想了想答道:“在天帝指引的夢境中,為師似乎用過那種未來火器。子彈並非簡圓鉛彈而是一種包銅圓柱狀尖彈。發射的時候沒有煙霧,熱量很大部分被外殼吸收後從側麵拋出。而且那些火器即便是熱的冒煙也不代表不能發射。這些火器依為師所見,遠非我們今生可以企及的。”

“那師傅可知現時我們所見的火器之後,又像這哪個方向發展呢?有什麼在今天可以試製出來的麼?”李峰忽然問道。

張海仔細的回憶著自己所曾經有過的記憶,拿出一張紙大致畫了一些模糊的草圖:“這槍就是不借助未來神秘機器的下我們也許能搞出的最先進的火器了。我僅僅是見過他人試用過而已,對它的詳細原理並不完全了解。它不是把鉛彈和火藥從槍口前膛裝進去,而是把火藥及彈丸從槍管的底部上方的開口處裝入,用這樣一個類似勺子般的螺栓完成填裝彈藥後的閉鎖,槍管內還有簡單的螺旋線。這些精巧的鐵製機機構還有精密的螺栓和螺旋膛線我們現在就是完全了解。以我們現有的人力也需要至少幾年的鍛煉和提高才能滿足最低限度的實用化量產。為師估計這槍即便在幾年後對於我們的成本也不會遜色於鎧甲的全成本,但那時我們會擁有眾多的人力財力,尚可接受。”

“這種後裝槍的射速大概多少?”有弟子問道。

“大概和尋常的的士兵使用適合自己拉力的神臂弩相仿。雖然也需要一定技巧,但無需特別精熟的射手才能達到每分鍾五六發左右的射速。至於槍管過熱問題當然也很嚴重,但把後膛槍的槍管放大一倍使用十五斤以上的槍管發射七錢左右的彈丸,問題或許就沒有那麼嚴重。”張海說道。

做為核心骨幹的弟子們都有認識問題的能力,李峰這才知道為什麼雖然鳥槍等火器於現在的隊伍來說已經是雞肋,但仍然需要原青州火器所的很多工匠從最基本的鳥槍槍機開始熟練閉鎖螺栓的製造工藝。

張海又大致估算著說到:“這種帶有旋轉手柄的後膛槍需要使用燧石發火機構,這對我們又是一個考驗。不過相比我們現有的作戰手段,應該是有其價值的。它的射程可以達到一百二十步之遠,並不比優秀的弓手或臼銃手遜色。而且因為初速較快避免了估側彈道時的標尺誤差,精度可以彌補這槍相比優秀弓兵的不足。在另一方麵,雖然這槍還不能順利的采用臥姿射擊的方法,但跪射或座射也將近一步降低隊列目標。綜合起來看,至少相當於我們標準一個理想合格弓兵兩倍左右的作戰效能。”

“就是所花的時間太長了,按師傅至少幾年以後的說法。我估計那個時候平定天下對於我們來說早已不是問題。戰事順利的話,恐怕已經海內鼎定了。不論是朝廷的大軍還是東擄,吃怕是沒機會撐到挨上這種火器。”

“要是年內馬上就能量產,我還擔心技術泄露被敵人所掌握了去。”弟子們紛紛議論道。

張海望向密室裏搶上那許多畫師按照自己的印象不斷休正後得到的比這時代大致精確些的“海內全輿圖”鄭重的說道:“天下,天下,什麼是天下?我們要做到當年蒙古人所無法做到的事兒。而我們潛在的對手,卻比幾百年前強了許多。如果是規模過大的遠征還會帶來不低的政治風險。所以這火器雖然對眼下的戰事用處不大,卻是值得我們的工匠們從最基本的東西開始積累經驗和技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