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甄厘淵做出那種事,不外乎就是想要休了她,為甄家和遲家決裂找個理由。這一世,雖是遲尋主導了一切,但也給了甄家一個理由,甄家卻又不肯了——是因為甄家不願丟這個臉?不,不是,親自上門說出不願和離的話來,不是更顯低聲下氣更加丟臉?
那麼,甄家是想要將遲尋弄回去,再製造機會報複?
不至於如此兒戲吧?
遲尋想不通。
她心中隱隱不安。遲大太太原本就已經訓斥了她,此時甄家又來求和……
譚媽媽結果花溪遞過來的茶水,抿了口道:“甄家派了周媽媽來,備了溢彩畫壁琉璃杯盞三隻、上等北海黑墨珍珠兩對、紫檀帛畫鏡錦妝匛一個外加新疆和田玉掐金鐲一雙,用來賠禮謝罪。說是甄二爺雖有錯,但還不至於因此鬧得兩家不歡而散。另外甄府還請了說客——”
“誰?”遲尋眼皮一跳。
“是袁三太太。”
遲尋心中驀地一緊。看來甄老太太真是拉下了臉皮要讓她回去。袁三太太是什麼人?那是鳳閣王家現今總攬後院大權的當家主母、袁老太太最寵幸的兒媳婦、內閣首輔兼戶部尚書袁三老爺的正室夫人。
而袁家又是什麼地位?
早在中書省還沒被內閣替換之前,袁家連續五代都有人在中書省為官,而中書省便被當時的人們稱之為鳳閣,袁家因此得了“鳳閣袁家”的稱呼。後內閣取代了中書省,袁家依舊當仁不讓地在內閣占有一席之地,而今袁三老爺更是將首輔的位置拿了下來,且坐得穩穩的。
憑著袁家數代人的經營、鞏固,袁家如今可以說是積望已久,樹大根深,是本朝當之無愧的頭號士族大家。
而能得袁三太太做說客的,甄家之中也隻有甄老太太,還得她親自去請才行。
所以說,甄老太太是真拉下了臉麵。
“那大太太怎麼說?”遲尋盡量不動聲色地問。
她很是不安。袁三太太出動了,大太太還能不心動?
而如果大太太因此被說服,回頭再去勸大老爺,那麼遲尋多半是要回去甄府了。
隻有她自己知道她有多麼不想回去。
譚媽媽察言觀色,看得出遲尋在緊張,心中不免思忖,這二姑娘莫非是在擔心和離不成?倘若真如大太太所說,二姑娘是一心要和離,那其中緣由可就讓人費思量了。大太太又如何能甘心?說到底,還是被二姑娘利用了。
隻是,二姑娘平時老實巴交的,怎麼如今也耍起手段來了?她又到底為了什麼要和離?
不管怎樣,譚媽媽還是對遲尋笑臉相向,“大太太說,怕是還要問過老爺的意思。”她這種上了年歲的人精,到底不比那些眼皮子淺的丫鬟們,一點兒情緒都藏不住。
遲尋默然無語。
譚媽媽遲疑著,道:“周媽媽還想親自來看望你。”
遲尋微微蹙眉。這是要說服她了。可這遲家還真沒她說話的份兒。莫非周媽媽看不懂?是了,就算看得懂,樣子也還是要做做的,不能讓世人以為他們甄家不懂禮數……
他們甄家?
遲尋恍然,她竟是不知不覺間把自己從甄家剔出來了!
也該如此。
遲尋正要發問,譚媽媽又道:“大太太說你有傷在身,還在靜養歇息,不喜歡被打擾。”
也就是說,大太太回絕了。
遲尋驚愕,這大太太到底打的什麼主意?難道大太太不應該順水推舟,為甄家做了這個人情,也好讓兩家和好如初?
總不會是擔心她會把事情搞砸吧。
起風了。那一塘池水微微蕩漾,魚兒則在水下悠閑擺動。一陣芬芳撲鼻,醉得人昏昏欲睡。
遲尋頭上的花兒也自搖曳不已。
譚媽媽見了,笑道:“二姑娘可真是人比花嬌,反襯得這牡丹越發的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