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淘沙傳人
老頭告訴我道,僵屍肉,血屍鬃,金屍鱗,屍王鏈都是比較怪異的東西,這裏頭,僵屍肉可以入藥,血屍鬃劇毒無比,金屍鱗能辟百邪,屍王鏈傳說可以禦風飛行。
僵屍無血肉類似幹屍,血屍無皮膚不耐打擊,金屍類似金剛般堅硬,根據鱗片的形狀又分為大金屍和小金屍,至於屍王則沒有出現過,隻在傳說中有這種東西,比金屍更加厲害,但是因為要想成為屍王,需要滿足的條件太多,所以無人知曉,僅僅上古時代有過傳聞而已。
老頭指著淘沙令說道:“這枚令牌,真正的是一個古物,你知道,淘沙這個說法是從南宋末期才有的,當年金國扶植的偽齊政權在中原地區對兩京塚墓大規模破壞,偽齊皇帝劉豫專設主管盜掘陵墓的官員‘河南淘沙官’和‘汴京淘沙官’,為了給當時的淘沙官壯膽,就每人佩發了一枚淘沙令,這令牌非金非玉,據說就是大金屍的鱗片磨製而成,下墓能夠克製陰邪鬼祟,我弄到手後仔細看過,確實看不出啥材料,也就一直戴在身上,現在正式交給你吧。”
我看了看這枚令牌,還帶著老頭的體溫,長方形一頭寬點,另一條窄點,有三分一個煙盒大小,很薄,薄的半透明,攥在手心裏滑不溜手的,很溫潤。隻在正麵有一個曲裏拐彎的篆字‘汴’字,背麵是日月星辰,邊上凹下去兩行小字:巡山北嶺使,鬼盜七星屍!好熟悉的兩句謎語,頓時讓我提足了精神。
老頭跟住說道:“我姓蒲,大名叫做蒲亭辰,因為名字中有個辰字,所以道上的朋友一般尊稱我做老龍王,一輩子都是跟水打交道,解放後,一時手癢去北京找事兒,雖然無意中救下你們幾個小娃,卻留下後患。唉!我對不起你們啊!”說完,老頭竟然象個女人似的嚶嚶哭起來!
我吃了一嚇,坐近點拉住他的手說道:“別激動!老爺子英雄一輩子,有啥看不開的,慢慢說,先給我講講這個淘沙令背後兩句話啥意思吧?”
老頭拭去眼淚道:“也好,反正和這個令牌也有關係,巡山北嶺使,鬼盜七星屍兩句話是後來刻上去的……唉,說來就話長了………。”
……………………。
二十年代,我正年輕的風華正茂,可當時的中國,軍閥混戰,地方割據勢力層出不窮。盛世古董,亂世黃金這道理誰都明白,我卻知道亂世才是盜挖古董的最佳時機,所以和一幫匪盜沆瀣一氣,專門跟著軍閥做些籌餉的地下活計,自己暗中也私分了不少黃白之物,一時幹的風生水起,接連破了幾個大墓,闖出了淘沙龍王的名號。
巡山望海的大小相公,很多年都已經銷聲匿跡,人人都以為這兩個詭異的門派早已失傳,把淘沙脫甲奉為盜墳掘墓的正宗,誰知道,二十年代末的時候,中原地帶出了些怪事兒。
盜墓這個下九流的行業,各團夥之間的聯係極為鬆散,有些更是稱不上團夥,隻能說是個別現象,比如在自家地裏鋤地,一鋤頭挖出來個古墓的莊稼漢,還有窮極無聊挖新墳弄倆酒錢的痞子光棍,這些人都是毫無章法的散盜,至於那些有獨門秘技、有目標性的大盜,才稱的上是正兒八經盜墓。
這些團夥間的聯係非常詭秘也非常鬆散,可是有一點,就是挖出來的東西總要有個去處,這就逐漸形成了踩盤、盜掘、運輸、藏匿、銷贓、盤貨的一整套網絡,還有些剛從墓裏挖出來的寶貝,更是需要找人來盤貨,比如那些死玉就需要尋覓人手,逐個盤去玉中的雜質,才能擺上櫃台賣出價錢。
依靠這個無形的網絡,有些內幕消息在盜墓老手間流傳的特別快,一九二八年的事情很多,我還記得那年,蔣光頭誓師北伐中原,東北的張作霖被日軍炸死,北京的孫殿英盜挖東陵,到處都是亂糟糟的。
到了冬天,洛陽傳出一個讓人憤怒的小道消息,有一夥日本人在偃師四處活動,似乎要偷挖北郊的唐代恭陵,正巧我在那附近踩盤子看墓,一時來火,就準備去跟鬼子幹一仗,自己雖然也是個盜墓的,可盜的畢竟是自己先祖的東西,怎也不能讓小鬼子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