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4章 討價還價中避免衝突(2 / 2)

先是就某方麵的問題做掃描式的提問,在探知對方的隱情所在之後,然後再進行深入,從而把握問題的症結所在。例如,一筆交易(甲賣乙買)雙方談得都比較滿意,但乙還是遲遲不肯簽約,甲感到不解,於是他就采用這種方法達到了目的。首先,甲證實了乙的購買意圖。在此基礎上,甲分別就對方對自己的信譽、對甲本人、對甲的產品質量、包裝裝潢、交貨期、適銷期等逐項進行探問,乙的回答表明,上述方麵都不存在問題。最後,甲又問到貨款的支付方麵,乙表示目前的貸款利率較高。甲得知對方這一症結所在之後,隨即又進行深入,他從當前市場的銷勢分析,指出乙照目前的進價成本,在市場上銷售,即使扣除貸款利率,也還有較大的利潤。這一分析得到了乙的肯定,但是乙又擔心,銷售期太長,利息負擔可能過重,這將會影響最終的利潤。針對乙的這點隱憂,甲又從風險的大小方麵進行分析,指出即使那樣,風險依然很小,最終促成了簽約。

(4)示錯印證法

探測方有意通過犯一些錯誤,比如念錯字、用錯詞語,或把價格報錯等種種示錯的方法,誘導對方表態,然後探測方再借題發揮,最後達到目的。例如,在某時裝區,當某一位顧客在攤前駐足,並對某件商品多看上幾眼時,早已將這一切看在眼裏的攤主就會前來搭話說:“看得出你是誠心來買的,這件衣服很合你的意,是不是?”察覺到顧客無任何反對意見時,他又會繼續說:“這衣服標價150元,對你優惠,120元,要不要?”如果對方沒有表態,他可能又說:“你今天身上帶的錢可能不多,我也想開個張,打本賣給你,100元,怎麼樣?”顧客此時會有些猶豫,攤主又會接著說:“好啦,你不要對別人說,我就以120元賣給你。”早已留心的顧客往往會迫不及待地說:“你剛才不是說賣100元嗎?怎麼又漲了?”此時,攤主通常會煞有介事地說:“是嗎?我剛才說了這個價嗎?啊,這個價我可沒什麼賺啦。”稍做停頓,又說,“好吧,就算是我錯了,那我也講個信用,除了你以外,不會再有這個價了,你也不要告訴別人,100元,你拿去好了!”話說到此,絕大多數顧客都會成交。這裏,攤主假裝口誤將價漲了上去,誘使顧客做出反應,巧妙地探測並驗證了顧客的購買需求,收到引蛇出洞的效果。在此之後,攤主再將漲上來的價讓出去,就會很容易地促成交易。

銷售金言

在異常激烈的爭奪中,談判雙方很容易感情衝動,一不留心,就會形成談判人員的個人衝突,生意也因此而告吹,因此如何在瞬息萬變的談判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合情合理地進行討價還價的工作,這是談判人員應該解決的問題。

銷售是與別人交往的工作,但是銷售員的素質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做銷售其實就是做人,銷售員隻有首先把人做好,提高自己的素質,才能通過自己的形象和素質影響顧客。因此,銷售員的個人素質在銷售中是十分重要的要素,銷售員必須不斷進步,不斷增強自己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