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丘將軍的話雖如此,但是當年先皇立嫡不立長可是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我們要引以為戒。”宰相的一句話讓全場突然鴉雀無聲,眾人全都悄悄的看著子陽晏啟的動靜。這可是子陽晏啟的逆鱗啊。宰相雖然是眾官之首,可這膽子也
“好啦,今天就到這吧,等朕好好想想了吧。退朝吧。”子陽晏啟並沒有發怒,因為他知道當年是血的教訓,既然有了一次,他不願意再有第二次,所以他要好好想想,說完不等眾臣再說,便拂袖而去。在眾人看來,二皇子這個太子之位指日可待。因為這件事一直是子陽晏啟想改觀的曆史。
“玉兒,你說朕要怎麼做?立哪個最合適?”這天忙完公事,子陽晏啟哪也不想去,最後便改道來了恩玉宮。因為玉兒不用為這件事偏誰。對玉兒來說,誰都一樣。
“陛下如果是別的事情發愁,或許玉兒還能分析一二,但是這關乎江山社稷,玉兒不能妄論,況且玉兒冊封禮當天,皇後娘娘教導後宮不能幹政的。所以”這讓她怎麼說,她隻是一個女兒家,無任何身世的,不過子陽晏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敢跟玉兒說。
“是啊,你們都不用發愁的。隻有朕,隻有朕啊。”各司其職啊。子陽晏啟說完揉了揉太陽穴便在榻上睡了,徒留玉兒一人在那站著不知該怎麼辦。她看到子陽晏啟的樣子,就像看到自己的父親一樣,心疼湧上心來。
“看來父皇這次是要被宰相逼得必須立太子了。”子陽徹府中,子陽明兄弟二人在涼亭內飲酒,談論今日早朝的事。要說不擔心是假的。
“對呀,看父皇被宰相說的,估計真會立二哥呢。”子陽明他們都不是瞎子,宰相很明顯的舉動支持二皇子。
“立長不立嫡,什麼意思,不就是不是長子嘛,有什麼的,我有才幹,我可不是靠著是皇後的兒子才活到今天的。”的確,子陽徹的才幹遠遠比他們三個要高,而且子陽徹從小並沒有因為自己是嫡子就多麼養尊處優,自己的母後從小教育自己要自立自強。
“恩,我永遠支持五哥,我們要努力了,要不明天下了早朝,去給母後請安的時候問問母後的意思?”他們畢竟要依靠自己的母後。
“好,就怎麼定了,那你早點回去吧,我這邊還有個難纏的主呢。”說完朝子陽明搖搖頭,無奈的朝房間走去。現在可不是和真兒鬧翻的時候,不但不能,還要哄著她,這是自己的意識,還有他母後的警告。
“你們看來是嫌朕的壽命長了,要麼就是想趕快把朕氣病了,氣死了,然後好直接讓自己心中人選的太子登位,這樣就省事了?!”子陽晏啟一好就趕快上朝了,根本就沒有在休息幾天,隻是沒想到,這群人還在提立太子,子陽晏啟以為自己因為這個都病了,就不會有人再提了隻是他錯了
“臣等不敢臣等也是關心江山社稷”冠冕堂皇的話說在他們嘴裏。總感覺那麼刻意
“不敢?那你們這是在幹什麼?那好啊,那朕且聽聽你們是怎麼想的你們看朕的四個兒子哪個合適做太子啊?”既然躲不過,那行,那就把這個難題拋給你們好了,我就不信你們能一致子陽晏啟不是傻子,他知道肯定有人搗鬼,隻是不知道幕後是誰?
“回稟皇上,臣以為應當遵循立長不立嫡,這樣才能免除各位皇子爭位之心,也能說服天下百姓”這位很明顯就是武應良的說客,隻是,武應良的膽子很大,這位可是當朝宰相
“臣不讚成宰相的說法,臣以為應當立優不立長,所謂優就是優秀,一位優秀的儲君才能讓國家穩定太平,才能讓百姓安居樂業”這位是武官之首,一般武官和文官總是對抗的,隻是這位武官之首是左丘將軍,也就是左丘珞妍的父親,子陽晏啟的嶽父,當年追隨高皇打天下,現在馬上要退下了,算是兩朝元老了隻是人家並沒有說要立自己的外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