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子陽晏啟生病的當天晚上,武夫人便和武應良把計劃核對了一遍,雖然隻是書信,但是,目的的一致性,讓本來就默契的兄妹倆更默契了
於是,當子陽晏啟剛養好身子上朝時,大戰又開始了這次不是之前的那位老臣開頭了,因為,他病倒了,任誰跪一夜也撐不住,況且年紀一大把第二十四章立長不立嫡
在子陽晏啟生病的當天晚上,武夫人便和武應良把計劃核對了一遍,雖然隻是書信,但是,目的的一致性,讓本來就默契的兄妹倆更默契了。
於是,當子陽晏啟剛養好身子上朝時,大戰又開始了。隻是這次不是之前的那位老臣開頭了,因為,他病倒了,任誰跪一夜也撐不住,況且年紀一大把了。
“你們看來是嫌朕的壽命長了,要麼就是想趕快把朕氣病了,氣死了,然後好直接讓自己心中人選的太子登位,這樣就省事了?!”子陽晏啟一好就趕快上朝了,根本就沒有再多休息幾天,隻是沒想到,自己病好後這群人還敢再提立太子之事,子陽晏啟以為自己因為這個都病了,就不會有人再提了。隻是他錯了。
“臣等不敢臣等也是關心江山社稷。”冠冕堂皇的話說在他們嘴裏。總感覺那麼刻意。
“不敢?那你們這是在幹什麼?那好啊,那朕且聽聽你們是怎麼想的,你們看朕的四個兒子哪個合適做太子啊?”既然躲不過,那行,那就把這個難題拋給你們好了,我就不信你們能意見一致。子陽晏啟不是傻子,他知道肯定有人搗鬼,隻是不知道幕後是誰?
“回稟皇上,臣以為應當遵循立長不立嫡,這樣才能免除各位皇子爭位之心,也能說服天下百姓。”這位很明顯就是武應良的說客,隻是,武應良的膽子很大,因為說話的這位可是當朝宰相。
“臣不讚成宰相的說法,臣以為應當立優不立長,所謂優就是優秀,一位優秀的儲君才能讓國家穩定太平,才能讓百姓安居樂業。”這位是武官之首,一般武官和文官總是對抗的,而武官之首正是赫赫有名的左丘將軍,也就是左丘珞妍的父親,子陽晏啟的嶽父,當年追隨高皇打天下,現在馬上要退下了,也算是兩朝元老了。隻是人家這此也並沒有說要立自己的外孫為太子。
“哦?那左丘大人說說哪位皇子最優秀呢?”宰相聽到左丘將軍的話後刁難的語氣說道。
“這個老臣不好說,隻能說應該按照這個方向走。”他當然不能說,他怎麼說。說自己的外孫?那肯定招來非議,說其他皇子?那別人會說他胳膊肘往外拐的。
“左丘大人可是哪位皇子都不得罪啊。”宰相聽到左丘將軍的話後笑著說到。語氣裏滿滿的都是諷刺。
“好了,都不要說了,說的等於沒說,朕問的是哪位皇子?依宰相大人所說,立長不立嫡那就是推薦朕的二子了?”聽到他們的爭吵後,子陽晏啟不耐煩的說道。今天,他是一定要把燙手山芋還給他們。
“是的,二皇子不但是皇上的長子,而且德才兼具,一定能做好太子之位的。”看到宰相都挑明說了,下麵各派的人也紛紛推薦自己壓賭的皇子,對,這就是一場賭博啊。
有的說應該是子陽徹,因為他是皇後的兒子,而且人家能文能武,有的說是子陽明,說他仁善兼備,還有的說是子陽多。
“夠了,就這四個兒子,你們挨個說個遍,難道都成太子?”子陽晏啟明顯很喜歡看到他們亂成一鍋粥,這樣他們就明白自己當初為什麼不立太子了。
“皇上息怒,臣等不過是說出各個皇子的優勢,但是自古以來立長不立嫡都是我朝規矩。還請聖上明鑒。”宰相一直堅持:立長不立嫡,然後眾人不知從何說起。
“話雖如此,可臣還是同意左丘將軍的話,長,不一定是最好的,既然太子以後是溫聖國日後國君,以後要擔重大責任的,那就要憑能力,所以,臣不讚同宰相大人的立長不立嫡。”這都是一群忠於皇室而不是某人的忠臣之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