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資團隊建設的核心是“雙師型”骨幹教師的培養。高職院校與普通本科院校的一個顯著區別點就是“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選拔理論基礎好、能力較強、具有行業工作經曆的教師作為 “雙師”骨幹教師培養。通過進修學習、下企業實踐、到名校培訓等途徑,提高職教理論和專業技術水平。
兼職教師隊伍是教師團隊建設的活力所在。物聯網專業建設一定要與物聯網產業鏈進行對接,在行業、企業等部門聘請一些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又有相當理論水平的人員擔任兼職教師,或者通過引進人才方式充實專任師資隊伍,從而加快建設兼有企業工作經驗又有教學實踐能力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這裏要強調一點是要充分考慮物聯網專業教學團隊的知識結構問題。物聯網技術涉及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嵌入式應用技術、控製與軟件等多方麵技術,整個物聯網技術從理念到技術都處於快速發展過程,這就要求教師團隊成員專業麵要寬,知識更新要快。目前好多高職院校,特別是依附於計算機類專業建設的高職院校,往往出現物聯網專業教師大多來自原先從事計算機應用方向的老師,這給專業建設會帶來好大的局限性。
5 從職業崗位出發建設實訓保障條件
實訓保障條件建設要符合從職業崗位特點出發,更加貼近實際需求。實驗、實訓基地建設是物聯網專業建設的突破口,也是專業實踐教學的物質基礎。培養優秀技術技能型物聯網應用技術專門人才,實訓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建立先進和完善的物聯網應用技術實訓條件是實現培養目標的基本保證。
在實驗、實訓基地建設中,應當充分結合區域經濟發展中物聯網產業鏈的特殊性,以重點物聯網產業應用為切入點,結合高職院校自身情況,突出重點覆蓋基礎,強化職業崗位技能訓練。一是校內實訓條件建設應遵循“生產性”的原則,盡可能和生產實際相一致,大力開展校企合作,引進企業到學校,隻有這樣,才能夠開展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工作。但從目前物聯網實訓實驗設備來看,大多著眼點是麵向本科院校,真正適合高職技能訓練的不是太多,這也給高職的物聯網實訓室建設帶來不少困難。而高職院校能自已動手研發的不多,如何建設好適合高職技能實訓的實訓環境還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另外,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實訓室建設不宜一下子建成大而全,畢竟這個專業建設起步才三年,物聯網技術本身還處於快速發展過程之中,很多規律性的東西還有待於掌握和了解。二是在校外實訓基地建設中,強調依據專業課程體係的內容,有選擇性地建設。充分發揮高職院校當地的行業的優勢,建設起一批校外相對穩定的實訓基地,穩步地擴充與完善。堅技實行開放辦學的思想,讓學生走入生產、服務第一線,促進教與學雙向互動,學生在生產崗位上開展實踐,培育學生崗位職業能力與素養,並使其逐漸形成個人的職業生涯發展觀。
6 結 語
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建設涉及到方方麵麵,是一項比較複雜係統工程。本文隻從專業建設的幾個主要方麵開展了一些討論。高職物聯網專業建設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而發展,任重而道遠。
參 考 文 獻
[1]劉俊.基於工學結合的高職移動通信專業人才培養體係構建[J].職業技術教育,2010(29): 5-8.
[2]黃克孝.構建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體係的理論思考[J].職教論壇,2004(3):6-10.
[3]教育部.關於全麵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幹意見[Z].教高,2006-16.
[4]範唯.專業是高職學校的品牌和靈魂[N].中國青年報, 2012-2-28.
[5]薑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