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職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建設探索與思考(1 / 3)

高職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建設探索與思考

智能處理與應用

作者:張新

摘 要:高職院校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建設已曆經幾年時間。由於物聯網是一相對較新的概念,物聯網技術正處在發展和快速變化之中,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建設還沒有可借鑒的成熟經驗。文章針對這一現狀,提出了對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建設的一點思考,以期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建設;高職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1302(2014)05-0080-03

0 引 言

2009年1月,奧巴馬就職後提出“智慧地球”的新理念,“智慧地球”成為美國確保全球經濟霸主地位的關鍵戰略。2009年8月7日溫家寶總理在無錫視察中科院無錫微納傳感網工程技術研發中心時,首次提出了“感知中國”的概念。而“感知中國”和“智慧地球”這二大戰略的主要技術就是“物聯網”技術。

2010年3月,在國家大力推動物聯網產業發展的形勢下,教育部依據國家發展戰略,適時號召高校建立物聯網專業。至今,我國有近200所普通本科高校設置了物聯網工程專業,有200多所高職院校設立了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目前還有大量高校都在做好準備申請物聯網專業。從此,高校物聯網專業建設進入了快車道。

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作為高職院校一個新興的開創性專業,前無古人,隻有來者。物聯網技術涉及計算機、電子、通信、控製、軟件等多方麵技術,是一集多項技術於一體的交叉融合性專業。有人稱它是一泛專業。由於這些特點的存在,目前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建設沒有太多可以借鑒的成熟經驗,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因此,我們有必要對其開展探討和思考。

1 定位人才培養目標,把握專業建設方向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目標,有了目標就有了方向。物聯網專業建設也如此,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建設是一項係統工程,建設的首要任務是依據區域經濟發展情況,結合高職院校自身特點,以“服務為宗旨,就業為導向”的總思路,準確定位人才培養目標,滿足社會對高職物聯網專業人才的需要。

人才培養目標是“綱”,隻有抓住了這個“綱”,才能製定出滿足實際情況的人才培養方案。在製定人才培養目標和編製人才培養方案時,既不能做成本科物聯網工程的濃縮版,更不能做成中職學校的擴展版,要力盡做到“高等”與“職業”的有機結合。近年來,教育部職成教司已經製定出了高職專業教學試行標準,但由於高職院校所處區域不同,各學校自身條件也千差萬別,因此,不能照搬照抄,必須製定出各具特色的人才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方案。這裏提出一類物聯網應用技術的人才培養目標是:“掌握物聯網的基礎知識和計算機應用基本技能,具備運用計算機技術、嵌入式係統技術、感知技術和網絡技術等技術,進行感知技術應用、信息可靠傳輸和行業應用的能力.能從事物聯網應用係統集成,物聯網硬件軟件產品應用推廣.具有物聯網工程實施能力,成為符合社會需要的物聯網應用技術技能型人才。

物聯網人才是多學科交叉複合型人才,培養難度比較大,專業建設應在結合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的基礎上,充分考慮特殊行業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挑戰。由於物聯網技術滲透到各行各業,如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等相關領域,因此也需要行業相關的專業知識,需要較高的專業性。高職院校應該結合自身的優勢,結合物聯網新技術,選擇合適的專業建設方向。

人才培養目標在專業建設中具有基礎性的地位和全局性的影響.而人才培養目標是隨著社會需求和技術更新而發展的。特別是物聯網技術作為一新興的專業技術,它處在高速發展與變化之中,很多思想與理念都在快速更新之中,因此要建立同步跟蹤機製,快速響應社會對物聯網人才的需要,及時更新人才培養目標。

人才培養方案是確保人才培養目標實現的總體方案,建立與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一致的人才培養方案,關鍵在於構建起符合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規律、適應職業崗位要求的教學課程體係,具有雙師素質的教學優秀團隊,科學的教學方法和符合課程體係要求的教學保障條件以及教學管理體係和教學評價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