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領導不但善於利用真誠的讚美與積極的支持,有時候還願意借出自己的肩膀,讓受到打擊的員工有所依靠,可以盡情哭訴。不管事情是否順利,都要讓員工感覺到,他們隨時都可以得到你的幫助與支持。
堅定地說出你的觀點
作為領導,有時候一定要堅持己見。堅持己見和盛氣淩人不同,當自己的觀點和立場正確時要靠它來維護,而不能靠鬥爭來解決問題。通過公正、和平的交流來表達自己的觀點。
重視自己的需要,強調自己的尊嚴。當你堅持自己的做法時,你會感覺很有成就感,因為你麵對困難和挫折時做出了正確的反應。
但我們要明白堅持己見和盛氣淩人是兩種不同的氣勢,不能在別人麵前盛氣淩人。把精力集中在讓你有挫敗感的某一件事情上,而不應該放在某個人身上。
任何人都有權利維護自己的感情和需求,隻要問心無愧,我們就可以拒絕。
也許你會發現自己緊張得心怦怦直跳,雙手不受控製地發抖,但要克製好自己,因為這樣你才能更加堅定地堅持己見。
當你堅持自己的看法時,應該與“你的對手”麵對麵,不管是站立還是坐著,都要保持背部挺直,放鬆肩膀。眼睛要坦率而堅定地注視對方,但要避免露出挑釁的眼神。
與對方談判時要字正腔圓、語調平穩、說一不二。你越表現得從容,就越顯得自信。
明確地告訴對方具體是哪些原因讓你感到不滿,比如,“這份報告數據不準確”。
清楚地告訴他人你的感覺,比如,“這份連重要數據都不能精準的報告,讓我對這次合作很沒有信心。”
通過你的肢體和聲音證明你所關注的事情都是十分重要的:
(1)講話時要果斷;
(2)清晰而緩慢地提出你的需求;
(3)身體保持前傾一點點;
(4)眼睛要正視對方。
真正的堅持己見就是在發表意見時一定要強調自我,能做到這一點,你就可以很明確地向對方表達自己的意願和期待,而且還不會把局麵搞僵,和對方成為敵對的雙方。比如,你可以用一些“我想”、“我感覺”、“我願意”這樣的句式來提出自己的想法。
在闡述自己觀點的時候,不要脫離主題。如果談話的內容扯到其他方向去了,你可以說:“我能理解你的心思,但是我覺得我們首先要解決的是……”這樣就能繞回原來的主題上。
如果在談話過程中你發現對方隻是在敷衍或者拖延時間,你可以延長交談時間,並不斷地重複訴說自己的觀點。例如,你不斷地告訴他:“這件事我們改日再談,這次我們要談的問題是……”
要明確自己的工作目標,不要浮於表麵。比如說,“這些報表要在周六之前完成”比“我要盡快把手中的事情做完”更有說服力。
告訴對方如果不采納你的意見,會給雙方造成什麼損失。
在別人提出某個要求你必須拒絕時,不需要一開始就先道歉。如果你認為不需要道歉,那麼就不是必須得表達歉意。要堅決地拒絕而不要覺得不好意思,並簡單扼要地做一下解釋,說清楚即可,越羅嗦越容易使事情變得複雜。
如果過了一段時間,你們也沒有討論出結果,你可以簡單地回顧一下交談的過程。比如,你可以告訴對方:“我覺得我們沒有談到問題的實質,真令人遺憾。我到底哪一步出問題了呢?可我說的你根本就不能理解。”
說出自己觀點的時候態度要堅決,同時也要意識到對方觀點中也有具有一定價值的東西。對別人的看法也要認真傾聽,並尊重對方其他的見解,對那些有道理的觀點要虛心地表示讚同,但對那些錯誤的你認為無法接受的觀點還是要堅持己見。
如果在探討之後你們不能達成共識,那麼就想一個折中的辦法,你可以說:“我還是保留我自己的看法,你也可以保留你的見解。”然後再繼續做自己的事。以後,你還是盡可能地避免與這個人一起完成某個項目或再談這件事。
如何讓員工正確執行命令
很多領導感歎自己的手下不聽話,自己的命令根本執行不下去。下屬要麼是陽奉陰違,要麼幹脆置之不理。其實出現這種情況,並不僅僅是員工的錯。如果領導隻知道發號施令,而不懂得如何讓員工正確地執行命令,最終的結果必然導致上下脫節。所以說,聰明的領導懂得與員工互動,而不合格的領導卻總是讓員工感覺無所適從。
一、怎樣向員工貫徹你的想法
要向員工貫徹你的想法,有六條指導原則,我們可以來看一下。
1.事先預測到任何不好的結果
要做到未雨綢繆,在做事之前要考慮到所有可能產生的結果,尤其是不好的結果,並想出相應的對策。使用一個設問句:“如果……怎麼辦呢?”這樣你就會強迫自己去考慮對任何一個糟糕的結果要如何進行補救,或在做事之前將不好的結果扼殺在搖籃裏。
2.向下屬員工征求意見
你在最後下達指示之前,最好能夠征求一下你下屬員工的意見,聽聽他們對你要做的指示有什麼看法,也許他們的思想或經驗有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在聽完了下屬們發表的意見之後,正確的就采納,不合理的可以放棄,經過綜合整理後你就可以宣布你最終的想法。這樣你的意見就比較容易被下屬員工接受。
3.選擇合適的時機宣布你的想法
宣布你的決定不是什麼時候都可以,一定要選擇一個非常合適的時機。要向你領導下的管理者完全貫徹你的想法,就一定要給他們充分的時間準備,尤其是精神上的準備,不能讓他們手忙腳亂,因為這樣他們就不能很好地製定自己的計劃,以便更好地貫徹你的想法。
還要記住最重要的一點,你不能將你的計劃和命令越級宣布給你下屬的下屬員工,這樣你的下屬員工會感到很為難也很被動。他們如何管理自己的下屬員工,那是他們自己的事,你不可越級幹涉。
4.鼓勵下屬員工應對變化
不管什麼事情都不可能一成不變,隨時都有可能發生變化,就算預計得再好也會出現意外情況。我們應該鼓勵下屬正確分析當前的形勢,然後做出判斷,當發現判斷錯誤或者中途發生什麼意外事件時,一定要及時根據現狀重新製定新的計劃。
5.要讓下屬員工了解全局情況
如果你已經有了正確而且合適的決定,那麼你必須要讓應該了解情況的人都能清楚地知道你的全部想法。如果你沒有做到這一點,就可能釀成大錯,到時候應該由誰來負這個責任呢?而問題發生以後單靠負責能解決問題嗎?人與人之間沒有進行溝通而產生錯誤往往比知道內情但故意不服從而造成的錯誤更嚴重,下屬在了解了全局後才能將你的想法貫徹得更好。
6.要將眼光放得更長遠
如果隻考慮你的提議會給眼前帶來什麼利益和起到什麼作用是不夠的,你必須考慮得更長遠,看到它會產生什麼長遠的作用和影響。你要知道,如果你的下屬員工願意貫徹你的想法,就會導致事態發生連鎖反應。
謹記,不要因為你今天這樣的指導,給你明天管理下屬帶來麻煩!
二、指導方法五不要
作為領導一定要記住指導方法有五個不要。
1.不要要求永遠不犯錯
有一些人不管做什麼事情都猶猶豫豫,甚至連買一個鑰匙扣,一個發飾這樣的小事都要猶豫很長時間,其實最根本的原因是他們害怕自己一時衝動而後悔,擔心一時的選擇會有什麼不當的地方。其實,一個人不可能永遠都正確,就算犯下了什麼錯誤,隻要能及時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改正而且以後不會再犯,就會避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損失。不管什麼狀態下,你一旦發現自己決策失誤,就要即刻停止,經過修改後再執行,以減少因犯錯而造成的損失。
2.要認清客觀事實和主觀意見
你的指導應該建立在有力的客觀事實之上,而不是根據自己的主觀臆斷做指導。如果你不能很好地區分客觀事實和主觀意見,那麼一定會被各種各樣的煩惱所困擾。
3.不要還沒了解情況就匆忙做出決定
如果你對很多情況都還不是很了解就做出決定,那麼你做出的決定就很可能是錯誤的決定。雖然,在很多情況下你不一定能了解所有的事實,但你必須根據你積累的經驗、過人的判斷力和一些常識來做決定,並且注意要有一定的邏輯性。
但是如果因為嫌麻煩而不去收集可以提供參考的事實依據,這就是不可原諒的。為什麼總是有很多的顧慮而猶豫不決,導致錯失良機呢?就是因為沒有去搜集資料,得不到有用的情報,所以便做不出正確而明智的決策。
4.不要害怕別人的閑話
很多人都不敢把自己的心裏話告訴別人,因為他們害怕別人聽了以後會有什麼想法,更怕別人在背後進行議論。有的領導猶猶豫豫不敢在下屬麵前說出他們的決定,就是因為害怕被別人說三道四,也就是說他們隻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而不希望別人認為他們不好。
我們都希望能得到別人的尊敬,這也是我們最根本、發自內心的一種願望,但要有一定的限度。你得記住,你對別人說什麼或想什麼或許不需要負任何責任,但你對自己所說所做的是要負責任的。
5.不要害怕承擔責任
有一部分人認為,做一個決定並不是好的選擇,而是給自己設立了障礙物,這樣他們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會覺得有心無力。這主要是因為他們害怕失敗,所以才會產生這種恐懼,很多心理學家都認為這是阻礙一個人走向成功的最大障礙。
但是,如果你因為害怕失敗,然後要承擔責任而不敢有所行動,那麼也將一事無成。如果你自己發現誤入了歧途,可以參照前麵所講的,及時退出,改正錯誤,重新選擇。勇敢地承認自己犯了錯,並及時地改正錯誤的決定,重新做出正確的決定,是作為領導應具備的能力和智慧,也意味著他們將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