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打蛇打七寸,管人管住心(1 / 3)

對於領導者來說,最頭疼的事情就是管人。很多下屬就像蛇一樣又奸又猾,讓你對他根本無可奈何。要想駕馭這樣的下屬,最重要的是抓住他的要害。

一定要先發製人

佐佐木基田是日本神戶的一位大學畢業生,他畢業後在一個酒吧打工時,遇到一位中東來的遊客阿拉罕,二人談話很投機,於是阿拉罕慷慨地送給他一隻很有特色的奇妙的打火機。

這隻打火機妙就妙在,每當打火,機身便會發出亮光,並且隨之出現美麗的圖畫,火一熄,畫麵也便消失。

佐佐木反複擺弄,玩味,覺得十分美妙新奇。於是他向遊客阿拉罕打聽這種打火機是哪裏生產的,阿拉罕回答他是在法國買的。

佐佐木靈機一動,心想要是能代理銷售這種產品,一定會受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歡迎,肯定還能賺一大筆錢。他一麵想,一麵就行動起來。他想辦法找到法國打火機製造商的地址,寫信給他,十分懇切地要求代理這種產品。最後他花一萬美元獲得了這種打火機的代理權。

當佐佐木“搞定”打火機代理權時,日本也有幾個商人想獲取法國打火機的代理權,結果讓名不見經傳的佐佐木捷足先登了。若佐佐木沒有“先發製人”,他很可能競爭不過其他有代理商品經驗的商人。在推銷打火機的過程中。佐佐木不停地想想這,想想那,受這種神奇打火機的啟迪,他的靈感再次被觸動,想到了成人玩具,於是下決心發展成人玩具事業。

他從探究法國打火機的訣竅入手,先掌握其竅門,再進行改造,並由打火機推廣到水杯等,設計製造了能夠顯示漂亮畫麵的水杯產品,大受日本人歡迎。

他造出的這種水杯,盛滿一杯水時便出現一幅美麗逼真的畫麵,隨水位的不同,畫麵也發生變化。人們用這種杯子品茶閑談,簡直是一種享受,於是都對這種杯子愛不釋手。

佐佐木積累資金後開辦了一個成人玩具廠,專製打火機、火柴、水杯、圓珠筆、鑰匙扣、皮帶扣等帶有奇妙特色的產品。這些產品市麵上不是沒有,但佐佐木總是先人一步,在某項功能或某種款式上下功夫,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總之,要弄得有別於他人。他憑著才氣和靈活的頭腦,赤手空拳闖天下,終於由一個窮書生變成了腰纏萬貫的富翁。

奇妙的打火機引導著佐佐木走上了神奇的發家之路。

“先發製人”是指比對方搶先一步,也就是“快打慢”的手段。但怎樣打法呢?那就得看看要打的是什麼人,環境怎樣了。

比如你想發展某人為客戶,想與某小姐相識相愛,想引起你的領導的注意,你“先發製人”勝數往往要大些。尤其是對偶然性的機遇,你更是要搶先一步,因為時機不會等人。

牽著對方鼻子走

聰明的獵人都知道,要想抓住獵物必須有兩種必備的手段:一種是物質利誘,即誘餌;再一種就是“趕虎進圈了”。

物質利誘容易,隻要備好誘餌,放在動物出沒的地方即可“守株待兔”了。可是,有些時候,有些獵物非常狡滑,他寧可繞著食物走也不肯輕易地上你的道,這時候你隻剩下唯一的選擇了,那就是“趕虎進圈。”

“趕虎進圈”,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第一,想要趕虎進圈,首先要選好地形,因為虎是不輕易進圈的。第二,就是要有趕其進圈的威力,使其明知不可進,但又不能不進,這樣的獵手才是最聰明的。

把老虎趕進圈裏或牽進圈裏的目的就是讓對方的能力和威風無法發揮,從而達到控製對方的目的。就像孫悟空三借芭蕉扇一樣,在強力逼迫之下牽著對方的牛鼻子,使之明知不可做,又不能不做,因為對他們來說,也同樣是兩利相權從其重,兩害相權從其輕,這是人之共性。

如古印度摩揭陀國難陀王在宰相羅刹的輔佐下,國力強盛。可是,有一次,難陀王當眾侮辱了大臣賈那吉耶,賈那吉耶發誓摧毀難陀王朝。終於,他買通山區國王波婆多迦,圍攻摩揭陀國首都,殺死了難陀王和他的幾個親生兒子,立其私生子月護為王。建立了孔雀王朝。而羅刹忠於舊王朝,力圖複辟。他先與波婆多迦交友,為複辟作準備。但賈那吉耶施計毒死波婆多迦,滅掉了羅刹的希望。於是羅刹逃亡國外,與波婆多迦的兒子摩勒耶蓋杜結盟,圖謀推翻新王朝。

賈那吉耶認為,隻有智勇雙全的忠臣羅刹才是新王朝宰相的理想人選。恰好這時賈那吉耶的密探前來報告,說發現羅刹的妻兒藏在珠寶商家中,並撿到了羅刹的指環印。賈那吉耶見此指環印,馬上想出了一個讓羅刹歸順的妙計。

他口授一封假信,派心腹西達爾特格去讓羅刹的原秘書夏格德陀婆筆錄。然後,他把蓋上羅刹指環印的假信和指環印一同交給西達爾特格,並且麵授機宜。同時,他下令逮捕夏格德陀婆和珠寶商。西達爾特格執行賈那吉耶的秘密計劃,假裝從法場上救出夏格德陀婆,一同投奔羅刹。羅刹信以為真,西達爾特格又將羅刹的指環印交還羅刹。羅刹吩咐夏格德陀婆保管。

接著,賈那吉耶又假裝與月護王發生爭吵而辭職,以迷惑敵方。同時,賈那吉耶安插在敵方的間諜,在摩勒耶蓋杜麵前挑撥離間說,羅刹恨的是賈那吉耶而不是月護王,一旦月護王摒棄賈那吉耶,羅刹就會與月護王言歸於好。這樣,摩勒耶蓋杜對羅刹產生了懷疑。接著,賈那吉耶又進一步在摩勒耶蓋杜麵前造謠說,毒死他父親的不是賈那吉耶,而是羅刹,以煽動他對羅刹的仇恨。接著,西達爾特格假裝企圖非法逃回摩揭陀國,替羅刹送信。他被衛兵抓獲後,交出那封蓋有羅刹指環印的假信。信中捏造的內容是羅刹與其他幾位盟王密謀反對摩勒耶蓋杜的事情。羅刹麵對好友夏格德陀婆的筆跡和自己的指環印戳,辯解不清。摩勒耶蓋杜中了反間計,下令處死與羅刹“勾結”的五位盟王,並驅逐羅刹出境。

羅刹無可奈何,又回到了摩揭陀國。賈那吉耶乘機消滅了摩勒耶蓋杜,同時,他假裝下令將要處死珠寶商。羅刹在絕望之餘,決定犧牲自己,贖出朋友,這正合賈那吉耶的心意。羅刹來到法場,賈那吉耶親自迎接,向他解釋這一切都是為了讓他歸順。並對他說如果他同意擔任新王朝的宰相,為新王朝出力,那他就放了珠寶商。羅刹為了拯救忠誠的朋友珠寶商,隻得同意歸順新王朝,接受宰相職位。

實際上,這類事情,生活中也不少,如樣板戲《沙家浜》中阿慶嫂就把這一方法運用得非常高妙。

《沙家浜》中有這樣一場,說的是頑軍士兵刁小三依仗“參謀長”刁德一的勢力胡作非為,到處搶劫。這一天突然搶到一個女孩子身上,女孩子無路可走,逃到阿慶嫂開的“春來茶館”前,剛好被阿慶嫂撞見,阿慶嫂因救過土匪司令胡傳奎的命,因此在頑軍那裏很有一麵,於是阿慶嫂當著刁小三的麵,故意問女孩子:“怎麼啦?”女孩子告訴她,“他搶我的東西。”刁小三惱羞成怒:“搶東西,這回我還要搶人哪。”說著又撲了上來。這時候,阿慶嫂走上前,將女孩子擋在身後,看著刁小三對女孩說:“哪能呢,他哪能搶你的東西呢,他是在跟你鬧著玩呢!”接著,她又把臉一轉,笑著向刁小三說:“你是跟她鬧著玩的,是吧?”這時候礙於阿慶嫂的麵子,刁小三不得不順水推舟地說:“是的,我是在跟她鬧著玩呢。”然後,很不情願地將搶來的包袱還給了姑娘。

這就是趕虎進圈的辦法,阿慶嫂用的就是礙於她救過頑軍司令胡傳奎的命、刁小三不敢得罪於她的這個“麵子”,迫使刁小三不得不違心地順應阿慶嫂的口風說話和辦事。

看準了再下注

一個人能否成功地幹出一番事業,與其在擇業時所做的選擇有一定關係。選擇正確了,成功的希望就大;選擇錯誤了,成功係數就小。

戰國時代,有施氏與孟氏兩家鄰居。

施氏家有兩個兒子,一個兒子學文,一個兒子學武。學文的兒子去遊說魯國的國君,闡明了以仁道治國的道理,魯國國君重用了他。那個學武的兒子去了楚國,那時楚國正與外邦作戰,見他武藝高強,有勇有謀,就提升他為軍官。施氏也因兩個兒子顯貴,滿門榮耀。

施氏的鄰居孟氏也有兩個兒子長大成人了。這兩個兒子也是一個學文,一個學武。孟氏看見施氏的兩個兒子都成才,就向施氏討教。施氏向他說明了兩個兒子的經曆。

孟氏回家以後,也向兩個兒子傳授機宜。於是,他那個學文的兒子就去了秦國,秦王當時正準備吞並各諸侯,對文道一點也聽不進去,反而認為這是阻礙他的大業,就將這兒子砍掉了一隻腳,逐出秦國。他學武的兒子到了趙國,趙國因為連年征戰,民匱國乏,已經厭煩了戰爭,這個兒子的尚武精神引起了趙君的厭煩,也砍掉了他的一隻胳膊,被逐出了趙國。

孟氏見鄰居的兩個兒子與自己的兒子一樣,卻得到了不同的結果,就去問施氏。

施氏說:“大凡能把握時機的就能昌盛,而斷送時機的就會滅亡。你的兒子們跟我的兒子們學問一樣,但建立的功業卻大不相同。原因是他們錯過了時機,並非他們在方法上有何錯誤。況且天下的道理並非永遠是對的,天下的事情也並非永遠是錯的。以前所用,今天或許就會被拋棄;今天被拋棄的,也許以後還會派上用場。這種用與不用,並無絕對的客觀標準。一個人必須能夠見機行事,懂得權衡變化,因為處世並無固定法則,這些都取決於智慧。假如智慧不足,即使擁有孔丘那麼淵博的學問,擁有薑尚那麼精湛的戰術,也會遭遇挫敗。”

其實,做選擇和做決策就如賭博,要想做贏家就得反複觀察,仔細推敲,一定要看準了再下注。

和稀泥的技巧

俗話說:“手心手背都是肉。”說的是對一個人來說,不管是手心還是手背,隻要紮一下他都會一樣疼。然而人們說這話的同時並不單單指表麵這層意思,其更深的含義是指父母或領導對手下的兒女或同事,親近關係和愛惜程度都是一樣的,也像手心手背一樣,你傷及哪一個都舍不得。

這話很有道理,尤其作為領導者,雖然臣下不睦,有時這更有利於他們的統治,但過分的分歧也會有損於他們的根基。看過電視劇《宰相劉羅鍋》和《鐵齒銅牙紀曉嵐》的,便可從中領略一二。在《宰相劉羅鍋》裏,劉羅鍋與和珅可說得上是老尖牙不對齒,除非在皇帝的斡旋下他們不得不共同謀事外,幾乎無時無刻不在唇槍舌劍,而且不論他們哪一方,一旦逮住對方的某點差錯,便毫不容情地到皇帝那裏去告發,但最終他們又誰也告不倒誰,原因何在?就是手心手背都是肉,以皇帝看來,他們的矛盾都是小事,隻要不是你死我活,有時他還滿有興味地“坐山觀虎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