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螞蟻可以扳倒大象一樣,以弱勝強始終在商戰中演繹著。然而,以中小私營公司的實力,要戰勝實力雄厚的大公司、大財團卻並非易事。盡管如此,眾多的私營公司還是不能回避這種現象。而事實也一再證明,弱小的私營公司如果在經營中采取主動進攻、善於謀略的手段,就能發現“大象”的薄弱環節,最終扳倒強勁的大象。
1.創造性模仿的發展戰略
顯而易見,創造性和模仿是矛盾的。創造性的東西是首創的。模仿的東西,就不是“首創的”。但是,這一矛盾給創造性模仿賦予了新含義。它指的是本質上是模仿的戰略,公司老板所幹的是別人幹過的。但是,它之所以有創造性,是因為創造性模仿的公司老板比創新者更懂得創新的意義並加以創造性運用。中小企業在資金、技術等方麵不如強者,但若運用創造性模仿戰略來壯大自己,往往會有收獲。20世紀30年代初,國際商用機器公司幾乎垮掉,因為該公司把錢全花在設計銀行使用的機械簿記機上,但是美國銀行在大蕭條裏都不願購置設備。到五六十年代,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研製出了計算機,但那僅供科學研究用。當時它麵臨著通用計算機公司的競爭,銷售徘徊不前,它取得輝煌成就是因為采取了“創造性模仿”的戰略。研製個人計算機的主意是蘋果公司在七十年代末想出來的,研製也初具雛形,但他們認為這種計算機價格貴,推廣範圍有限,不是最理想的計算機,而停止了開發和推廣。國際商用機器公司卻看到了個人計算機在家庭、辦公室等領域的應用前景。他們立即著手設計計算機,希望研製出個人計算機的標準產品,能在這個領域內領先。最後生產出PC型計算機。不到兩年,PC型計算機便在個人計算機領域居領先地位,成為個人計算機領域的標準產品。采取創造性模仿戰略應遵循下列幾點:要抓住時機,即等別人創造出新的、“大概”的東西之後采用這種戰略。這時采用這種戰略,在短期內就能創造出令客戶願意購買的新產品,占領市場。創造性模仿是利用他人的成功,但必須是社會上缺少的東西。創造性模仿可能是增加新產品特色;也可能是把某項功能或服務變得同原來的不同,以適應不同的市場需要;還有可能是使產品在市場上處在恰如其分的位置上,從而贏得顧客。創造性模仿戰略需要有擴大的市場。創造性模仿的企業家取得成功,不是靠把客戶從最先推出來該類產品或服務的發明者那奪過來,而是為發明者已創造卻未能為之服務的市場服務,因此創造性模仿是從市場著眼,從客戶出發的。創造性模仿新產品會非常奉效。原因很簡單,因為新產品的發明者對市場的關注較少,對產品的關注較大,一味追求高質量、多功能,這樣,他們不能利用和填補自己創造的市場需求,因而給私營公司提供了創造性模仿的機會。
2.差別化的產品戰略
差別化戰略,是指私營公司根據企業的情況,選擇市場,並集中企業各種資源,向顧客提供新的差別化產品,這一戰略就是要中小公司發揮優勢,集中資源開創一條商業戰爭之路。船小好調頭,隻要你多觀察,選準目標,及時行動,即使其他企業發現了目標也很難在短期調整戰略方向。例如,服裝業中的某公司,以前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企業,但近幾年來銷售額在該行業一直領先。這家公司成功的原因在於,麵對服裝業中的大眾化服務,它提出了差別化服務,使得人們對服裝的需求向追求個性化方向發展。此外,它利用向女性贈服裝雜誌對消費者進行個性化浸透,同時,雇傭了名設計師,不斷提供新款服裝。私營公司采取差別化的產品戰略時要考慮以下問題:有效性問題。差別化戰略有發揮作用的場合。在以下情況這種戰略最有效:有許多形成差異的方法,而且這些差異被買主認為很有價值;買主對產品的需求多種多樣;沒有多少企業采用差異戰略。風險問題。差別化戰略的風險來自高成本和競爭對手模仿的風險。此外,一個企業很難同時生產多種差別化商品。因此,產品差別化,應注意:要突出產品有價值的一麵,要使初次買主試用產品;要使用戶由於偏好而不放棄該產品。由此可見,私營公司在選擇市場,確定戰略時,不僅要注意自己的長處與短處,還要以己之長補人之短,製定差別化戰略。避開競爭,減少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