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理性引導定位法。主要是指對消費者采取理性說服的方式,用客觀、真實的企業優點或長處,讓顧客自己做出判斷進而獲得理性的共識。比如,艾維斯出租車公司的“我們僅是第二,我們更為賣力”,就表現出公司對公眾的真誠、坦率;蘋果電腦那隻被挖掉了一塊的蘋果,讓公眾清楚地知道公司仍然存在不足,並非完美,但他們會不斷努力。這種理性的引導公眾的定位更有利於培養起公眾對企業的信任。
③感性與理性相結合的引導定位方法。綜合了感性與理性的雙重優勢,可以做到“情”與“理”的有機結合,在對公眾“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過程中完成形象定位。麥當勞以其幹淨、快捷、熱情、優質的“開心無價,麥當勞”為其企業形象定位,充分表現了公司希望讓每一位顧客都能夠“高興而來,滿意而歸”的宗旨。這種既表現出企業的價值觀又帶有人情味的形象定位,能適應不同消費者的心理的多方麵需求,更能贏得公眾的青睞。
(4)形象層次的定位方法
形象層次的定位方法是根據企業的表層形象與深層形象來進行定位的。
表層形象定位是指構成企業形象外部直觀部分的定位,比如廠房、設備、環境、廠徽、廠服、廠名、吉祥物、色彩、產品造型等的直接定位。例如,“可口可樂”那鮮紅底上瀟灑動感的白色標準字就體現出了“世界第一可樂飲料”的大家風範。
深層形象定位主要是根據企業內部的信仰、精神、價值觀等企業哲學的本質來進行定位的。例如,美國通用公司的“以提供高品質的產品與服務為目標,滿足顧客需要,成果共享,利益均沾”的定位即為深層形象定位。
(5)對象分類的定位方法
對象分類的定位方法主要是針對內部形象定位和外部形象定位而言。
內部形象定位主要指企業家、管理人員、科技人員以及全體員工的管理水平、管理風格的定位。例如,喜來登酒店的“在喜來登小事不小”,昆侖飯店的“深疼、厚愛、嚴抓、狠管”,都是其管理風格的真實寫照。
外部形象定位是指企業外部的經營決策、經營戰略策略、經營方式與方法等方麵的特點與風格的定位。例如,今日集團“一切為了國人的健康”,長安汽車的“點燃強國動力,承載富民希望”,都是屬於外部形象定位的方式。
企業因其形象定位的不同,采取的方法也是不一樣的。但各種方法歸納起來目的都隻有一個,即在公眾心目中留下深刻、清晰的企業形象。
(二)根據形象定位方案,盡可能將影響企業形象的要素轉化為易識別的形式,並運用有效的展示、傳達方式來幫助完成形象定位
1.形象要素視覺化、符號化,使其易識別與理解
影響企業形象的要素一般是能被公眾識別而且應該被識別的,比如辦事效率、服務態度等。這些要素是進行定位的依據,它們具備特色和優勢,特別是那些既十分重要又有優勢的形象要素,應該讓公眾廣泛知曉並深入人心,因而應該盡可能使其轉化為易識別的形式。嚴格地說,形象設計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根據企業形象定位的指導思想把重要的形象要素視覺化、符號化,或者說,進行係統的形式化形象要素設計。影響企業形象的基本形象要素,如發展戰略、企業製度、產品質量等一般是進行形象設計的依據,而不是對象,這如同美容主要是化妝和護膚,而不是整容一樣。隻有當基本形象要素之間存在矛盾或與企業的理想定位不吻合時,才有重新設計(主要是協調)的必要。
2.選擇和確定有效的整體展示、傳達方式
商品的質量及功能適用性、銷售人員的銷售技巧都是十分重要的。商品的質量需要在進貨時把關;商品的功能則需要在進貨時擇優而購;對銷售員必須進行各種銷售技巧、應對技巧及產品知識的培訓,同時提供包裝、送貨等輔助措施。企業要力求做到以上各方麵都讓顧客稱心、滿意,從而使來店的顧客產生舒適感和滿足感。而這些形象要素還必須依賴於一係列的載體才能把有關信息傳達出去。因此,形象設計的另外一個任務就是要選擇、設計出係統的展示、傳達方式,比如具體實物和大眾媒介的選擇和運用,這一工作又與公關傳播、社會交往緊密交織在一起。在信息社會中,傳遞信息的手段在不斷增加,不僅要注意開發新的信息載體,還要注意開發利用原來被人們忽視的載體。
信用管理與企業形象
企業的信用管理水平直接反映了企業的形象。在國外,一定規模的企業如果沒有成立專門的信用管理部門是不可想象的,而國內的企業在這方麵還幾乎是一片空白。“三資”企業是做得比較好的,約有22%成立了信用管理部門,而國有企業包括上市公司在內成立了信用部門的不到10%,有信用部門的主要還是銀行和外貿公司。信用管理通過對客戶的調查和事前、事中、事後的風險控製,可以有效地降低企業經營的風險。從這個企業可不可靠、能不能和它做生意,到如果賒銷給它之後能不能按期還款、該給它多大的賒銷額度和多長的賒銷期限、如果它不還款該怎麼處理,等等,信用管理都有一係列的解決辦法,防止企業的客戶從“上帝”變成令人頭疼的“魔鬼”。
根據管理學“80/20”的原則,企業80%的生意來自於20%的客戶,這部分核心客戶更是企業信用管理的重點。對這部分客戶不僅要進行調查,還要進行深度調查以及跟蹤調查,做到不論這家企業發生了什麼變化,企業都要知己知彼。而一般企業的情況是,對長年合作的老客戶和核心客戶放鬆了警惕,認為不會出什麼問題。有一個例子,遼寧的一家進出口公司,從20世紀70年代就和日本一家企業合作出口藤椅,二十多年來從來沒出過什麼問題,而就是在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期間,突然發生了一批貨不付款的情況,這家進出口公司變得十分被動。要知道,即便是老客戶,也會有重大的經營情況變動的可能性,因此,控製住了企業20%的核心客戶的情況,也就控製住了企業80%的經營風險。
對於沒有實力成立自己的信用管理部門的中小企業,或不知道應該怎樣進行信用管理的企業,國際通行的做法是使用專門的信用管理顧問公司的外包服務,進行信用調查。
信用體係的懲罰機製,主要靠的是市場的力量。據介紹,業界最有影響的某公司,它的世界數據庫據稱有6000萬家全世界企業的數據。要了解一家公司的實力到底如何,到這個“世界數據庫”一查,絕大多數國家的有限責任公司都可以查到,如果它有不良記錄,再和任何國家的企業做生意就很困難了。
據統計,國內企業盡管相互失信的情況很嚴重,但對信用管理嚴格的公司特別是外資公司則很少失信,原因很簡單,上了“黑名單”,再做生意就不那麼容易了。而國內企業對信用管理的普遍忽視,恰恰造成了失信的成本很低,導致信用缺失成了一種普遍現象。其實,信用調查的成本超乎想象的低廉,一份由知名調查公司出具的普通版本的調查報告一般費用隻在1500元人民幣左右,包括了客戶的基本情況、曆史變動、財務狀況以及信用評價等諸多內容,而企業的一筆生意一般都以萬元人民幣計算,如果這筆生意的合作對象不可靠,一份調查報告就能為企業挽回幾萬元的損失。
信用管理的作用不僅僅體現在對客戶的調查方麵。企業建立專門信用管理部門有著諸多功能:首先,客戶檔案管理,通過信用調查公司對所有與自己打交道的客戶進行調查,建立客戶檔案,弄清核心客戶、普通客戶、新客戶以及潛在客戶。在全年的經營過程中,對客戶的情況還要進行隨時的了解和監控。其次,在此基礎上,確定授信額度,弄清哪些客戶的情況還要進行隨時的了解和監控。再次,弄清哪些客戶的信用可靠,可給予較大的賒銷額度和較長的還款期限,哪些不可靠、哪些以前可靠現在不可靠等,各種情況一目了然。最後,還有應收賬款的管理,等等。
利用信用管理公司的數據庫還能幫助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比如,某家企業要到丹麥去銷售一種化工產品,但對當地情況兩眼一抹黑,這時就可以通過數據庫檢索出當地化工類產品的銷售代理商後,再一一和他們聯係,如果對方不予理睬,還可以全權委托信用管理公司,效果會更好。不管是企業的信用體係的建立,還是個人信用體係的建立,都離不開整個國家信用體係的建立。市場經濟走向成熟,一定會發展到信用經濟。為了完善全社會的信用經濟水平,我們必須從企業信用抓起,通過強化企業信用、提升企業形象,促進國家信用經濟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