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管視線
作者:劉輝
摘要:在當前,全球經濟一體化,特別是在加入WTO之後,中國很多大中型企業都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國處在經濟高速發展階段,隨著經濟體製改革的不斷深入,企業間競爭也日趨激烈,如何在這個大環境下抓的機遇,求的生存,成為每個企業家所麵臨的重大問題。如何更好的控製企業成本,增強資金利用的有效率成為了企業競爭,成為提高企業效益的一道關鍵環節。
關鍵詞:成本管理;成本意識;成本管理優化
中圖分類號:F275.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1)08-0031-01
一、我國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
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企業間的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成本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重要性越發凸顯。但是,從當前我國大部分中小企業的成本管理工作現狀來看,成本管理的水平仍相當落後,其中,最明顯的表現就是不少企業仍實行傳統的成本管理。從全國的情況來看,規模較大的外資企業實施戰略成本管理較普遍,同時,一些大型和特大型國有企業也開始了戰略成本管理的嚐試,廣大中小企業由於受到意識和條件等主客觀因素的製約,仍普遍實行傳統的成本管理,這在很大程度上製約了企業的發展。
2.我國企業成本管理的目標仍普遍局限於降低成本。大多數企業仍以降低消耗和節約費用作為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將成本管理簡單地等同於降低成本。企業較少地從效益、長期的角度來看成本的效用。如對於科研投入,許多企業隻從短期看需要增加投入,增加成本,而沒有從長期、整體來看。科研投入不僅可以獲取更大的效益,而且有利於爭取競爭的主動權。同時從現代成本管理理念來看,成本降低是有條件和限度的。尤其是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和原材料、勞動力成本大幅度上漲的今天,製造業企業如果還力圖單純依靠降低成本來獲取競爭優勢已是不可能的了。
3.大多數企業沒有從戰略的高度將成本管理的目標定位在服務於企業競爭地位的提高和競爭優勢的形成上。目前我國大部分企業往往忽視對外部環境和本企業成本競爭能力的全麵分析與管理,不能將成本管理同競爭環境有機結合在一起,不但無法充分利用外部環境的變化為企業尋找新的發展契機,還常常因為外部環境的變化而製約了企業自身的發展。
4.成本實際上是一個企業生產經營效率的綜合體現,是企業內部投入和產出的對比關係,低成本意味著以較少的資源投入提供更多的產品和服務,高效率未必就是高效益。許多企業按照成本習性劃分和核算產品成本,通過提高產量可以降低單位產品分擔的固定成本,產量越高,單位產品成本越低。在銷售量不變的情況下,企業的利潤也就越高,這種做法導致企業不管市場對產品的需求如何,片麵地通過提高產量來降低產品成本。將生產過程發生的成本轉移或隱藏於存貨,提高短期利潤。而超過市場需求的產品往往會通過一些促銷的手段來銷售,這些促銷手段所增加的營銷成本經常會超過上述通過增加產量節約的成本,實質上造成了企業總體成本的增加。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其實就是企業成本管理缺乏市場理念,導致成本信息在管理決策上出現誤區。
二、如何構建企業的成本意識
企業成本意識的構建要以全體員工為對象,以培訓教育和管理主體的帶頭作用為媒介,樹立現代成本意識,建立企業節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