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有備無患:用心防範形形色色的攻擊(4)(1 / 3)

李斯仍壯著膽答道:“我自知不如蒙恬,但我絕不嫉賢妒能!”“妙,妙呀!妙極了!”趙高用凶狠的目光直逼著李斯說:“既然你不嫉賢妒能,為什麼要在獄中逼死韓非?為什麼要焚盡天下之書?為什麼要坑殺數百儒士?……其實,你幹的這些事情,於我倒沒什麼,可我聽說,公子扶蘇不讚成,他是最不讚成的了!”

這時聽得“公子扶蘇”四字,李斯不由得渾身一顫。因為他並非不知扶蘇對於焚書坑儒深惡痛絕,日後必容不得自己……怎麼辦?怎麼辦呢?

趙高看出了李斯已經心動,接著又說:“蒙恬親於扶蘇而地位在你之下,你疏於扶蘇而地位在蒙恬之上,扶蘇即位之後難道就不可以把你們的位置調換一下嗎?當然,調調位置是次要的,說不定還會掉腦袋呢!可話又說回來,丞相若是不從,腦袋也許會掉得更快一些!”他的話剛一頓住,便目示了一下兩位力士。

兩力士會意,兩把利刃一前一後,架在了李斯的脖子上。李斯麵帶悲哀地說:“罷罷罷,我依你所言就是了!”

趙高這才喝令兩力士退下,他又當著李斯的麵寫了一假遺詔:“皇帝詔曰———扶蘇為人子不孝,賜其劍自裁。將軍蒙恬與扶蘇居外,不匡正,為人臣不忠,賜其死。”遂令曲宮禦史攜假詔,持禦劍,飛馬趕往邊關長城之地……這時,正值夏末秋初,驕陽如熾,照徹車駕,不幾天,屍體腐臭,氣味已經發出,趙高令索取鮑魚,讓侍從官在其他隨從官員中,各放一擔,官員們百思不得其解,但聖命不能違,隻好忍氣吞聲。各車的臭味使得人人掩鼻,秦始皇的死訊,總算是遮掩了過去。

車駕日夜兼程,越井陘,過九原,直抵鹹陽。胡亥宣布始皇帝噩耗,即日發喪。趙高宣詔,胡亥為秦二世皇帝。胡亥封趙高任郎中令,管理宮內大小諸事。

過了幾天,使者已將扶蘇自刎消息帶回,同時帶回了蒙恬懷疑詔書有假而寫的上表。

胡亥看了蒙恬奏書,問趙高:“蒙將軍有了懷疑,該怎麼處置呢?”

趙高惟恐胡亥重新起用蒙氏兄弟,便奏道:“很早的時候,先帝就想立陛下為太子,但蒙氏兄弟一再阻撓,說陛下愚昧無能,而扶蘇才德兼備,讓立扶蘇而不立陛下。陛下已見得那真遺詔,雖出自先王之手,實為二蒙之意,蒙恬與扶蘇關係甚密,今扶蘇一死,他大為不滿,極力為自己和扶蘇分辯。而且,他既已看出遺詔有假。必然圖謀不軌。蒙恬不軌,蒙毅豈能不隨?今蒙恬重兵在握,蒙毅尋藥在外,二人會沒有密謀?他二人一旦舉事,蒙恬有勇,蒙毅有謀,同黨又極多,是一股強大的禍水,直接會威脅陛下的皇位和國家的安危,不如趁早誅死。”

功高日月的蒙氏兄弟,終於被胡亥和趙高秘密處死了。

本是板上釘釘、黑白分明的事情,硬是讓一個閹豎給翻了個兒。如果單從算計之深、之周來看,你又不能不佩服他的深謀遠慮。這一套智計用在正地兒可興國興家,像趙高這樣用在歪處,則一個大秦帝國的若幹精英如蒙恬、李斯等人加起來都不是他的對手,人算的厲害之處可見一斑。

9.對嫉妒心重的人不能不留個心眼

才高往往氣也傲。能力強的人有兩個致命的通病,一是常不自覺地表現出自信,這種自信在別人眼裏就變成了傲氣;二是既然能力強,比較容易出成績並受到上司的器重和大家的尊敬,也常會得到一些別人得不到的實惠,而這些都能成為小心眼兒們嫉妒的由頭,而他對此常不加防範。要知道,心胸狹窄、喜歡嫉妒別人,對常人而言也算不上什麼了不起的毛病,但是如果其妒火過盛,或掌握一定的資源,那你就必須要小心了。

才能高的人往往情商低,表現之一就是輕信,輕信同學、朋友、同事之間的友誼,不能分辨一個人的好壞而區別待之。這樣在被人嫉妒、傷害的時候還不明就裏。

戰國時的韓非和李斯同是荀子的學生,韓非口吃,短於遊說,而李斯卻口若懸河,辯才超群。荀子曾考究二人的才學,對他們說:“李斯才露於外,韓非才藏於內,將來官位顯貴者非李斯莫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