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有利於產業結構調整
根據《中國2010年人口普查資料》,從神農架林區流動人口流動原因來看,無論是省內流動人口還是省際流動人口,因為務工經商而流動所占比重都是最大的。流動人口在作為第二產業中主角的同時,由於自身的生理需求以及對生活服務設施、公共基礎設施的需求迫切地需要得到滿足,進而在很大程度上帶動了林區第三產業的發展。據神農架林區2010~2011年國民公報,2010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3043萬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速度為12.2%。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4000萬元,同比增長4.8%;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48814萬元,同比增長7.9%,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60229萬元,同比增長17.0%。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41∶40.8:45.1調整為11.4∶39.7∶48.9,到2011年調整為10.2∶41.4∶48.4。由此可見,第一產業的發展逐漸向第二產業讓步,第二產業繼續擴張,第三產業的增長趨勢逐漸穩定。
2.1.3促使林區消費品市場穩中趨活
流動人口作為一個龐大的消費群體,使得當地對食品、煙酒、娛樂教育文化用品等的需求大幅增加,消費市場得到繁榮發展。據神農架林區2010~2012年國民公報可知,2010年,全區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2950萬元,同比增長18.2%。其中:批發業2627萬元,同比增長10.7%;零售業31492萬元,同比增長18.8%。2011年,全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0277萬元,同比增長171%。2012年,全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7819萬元,同比增長15.0%。由此可見,林區消費品市場近三年來保持著相對穩定的增長。此外,作為神農架林區的政治、商貿、金融、交通、文化中心的鬆柏鎮,其流動人口遷入量位居第一。木魚鎮、陽日鎮、紅坪鎮依次排列為第二、三、四位。2012年,城鎮實現零售額33710萬元,同比增長16.2%;農村實現零售額24109萬元,同比增長13.3%。比城鎮低2.9個百分點。由此可見,流動人口遷入量更多的城鎮的消費品市場的零售額要高於農村市場。
2.2 負麵效應
2.2.1流動人口缺乏社會保障
由於戶籍不在神農架林區,無法解決諸如醫保、養老等問題,譬如產生了工傷事故,有的因種種原因不能得到及時的救治,法律援助隻能是杯水車薪,經常會產生各種糾紛影響社會的安定。所以說流動人口缺乏社會保障,但也給當地的社會保障製度造成一定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