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本分析
準確說來,這四篇報道應該叫做財經評論,雖然財經評論和經濟評論有一定的重合度,從評論對象來說,兩者基本是一致的,但是由於社會的發展,人們在使用這兩個詞時還是有所差別的,它也反映了在經濟領域評論側重點的變化。一般情況下,經濟評論指比較傳統的對經濟活動領域,如農業、工業、商業等新聞的評論。財經評論的概念應市場經濟發展而登台,它著眼於市場經濟中各種主題的行為以及它們彼此的關係和博弈,重視對新聞事件的深入剖析和趨勢判斷,力圖為受眾展示點線麵的聯係。
(一)寫作通俗化
財經評論的價值不僅體現在它的專業深度上,也體現在其可讀性上。可讀性強的評論能讓受眾產生認同感和親切感,收到好的傳播效果。這裏所說的可讀性主要是指其表現形式和表現方法,還有語言文字的運用問題。主要體現在語言的生動、句式的變化、筆法的幽默、論述的情理交融,還有最重要的平民視角等方麵。這樣,才易於使抽象的理論具體化,深入淺出,才能體現評論的實用性和服務性。
1.標題。“別恨”、“裏外不是人”、“憋死”、“神獸”等詞在標題中的出現,使標題富有靈氣,耐人尋味,由於財經評論的特殊性,就事論事很容易使標題刻板幹癟,這樣就會失去很多點擊率,進而失去很多讀者。
2.語言。這四篇文章的論述中沒有大量堆砌數據,而是盡量走通俗易懂的路線,達到“硬主題,軟表達”的效果。如《中歐光伏之爭歐盟裏外不是人》中,作者由故事作為開頭,“在寒冷的冬天,兩隻蜷縮挨凍的刺蝟......這就是最早由德國悲觀主義哲學家叔本華提出的‘刺蝟困境’。”在提出解決方法的時候,撰稿人依然延續了這個故事,“幾經周折......這樣相擁後既能獲得溫暖又安全舒適。”增加了文章的可讀性,並用十分通俗易懂的語言描述了中歐光伏的困境以及解決之道。
(二)評析專業化
財經評論要體恤老百姓的利益,也要兼顧專業人士的需求。作為對嚴肅事實發表的評論,作者依然需要運用其專業知識俘獲讀者。在《中國該從光伏反傾銷中學到什麼?》一文中,評論員獲取消息的渠道非常可靠,在光伏雙反事件出現轉機時,她先後電話聯係了“天合光能、海潤光伏、賽維LDK、英利等光伏企業的高管”,通過權威機構獲得相關的信息,並認為商務部對歐洲葡萄酒開展的的雙反調查是中方進行反製的信號。
在文章的最後,作者以清醒的頭腦認識到,“寬鬆的補貼通常意味著更多的行業進入者和更加猖獗的尋租,長遠來看未必是好事。”
(三)觀點多元化
財經新聞報道的讀者與社會新聞、民生新聞的讀者有所不同。一是財經類新聞對讀者本身有某種要求,和讀者的背景、價值觀和所從事的的社會工作,有很密切的聯係,其讀者群具有相對穩定性。二是讀者對其的忠誠度比一般的綜合新聞更高一些,因為財經資訊是跟讀者的發展緊密聯係在一起的。市場經濟的不確定性使固有的思維方式不再具有效力,新聞評論也必須轉換多種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