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3 / 3)

“沒什麼,之前我有看過每個人的資料,剛才正好想起來了。”梁思解釋道。

“嗯,既然你也對普琴家族有所了解,那麼也許你也該知道這麼幾件事。

“首先,普琴大師並非普琴家嫡係,事實上,他的那一支族係在他少年時期被普琴家族逐出了家譜。

“第二,普琴大師成名後,多次與普琴家族本家針鋒相對,打壓普琴家族出身的藝術家們。

“也就是說,和某位皇後一樣,普琴大師也曾是家族的叛逆者。

“但是最終,在晚年時,普琴大師又抱著自己的手稿回歸了普琴家族本家,他的堂兄力排眾議,接納了他的回歸。

“可以想見,這位對家族懷了大半輩子仇恨的藝術大師,最後還是放下了自己怨念,回歸到了親情與愛的軌道……

“所以,如果是他來創作《圖蘭朵》的話,是不可能如我一般寫出這種怨念的結局的,在他心目中,《圖蘭朵》就該是個講述‘愛’的偉大力量的故事,就如同對他回歸家族的映射。

“這是普琴家族諱莫如深的一段曆史,輕易不與外人提起,我想最後的時刻,林奈斯大概想起了這件事,但是,這是大師與家族的汙點……他沒法對我們這幫外人說出口。

“總結下來,在這點上,林奈斯說的沒錯,大師崇尚的是‘愛’,而非‘恨’。

“原版的《圖蘭朵》告訴我們:愛可以戰勝死亡與恐懼。

“而我的改編版本則隻是說明了:仇恨會導向孤獨與毀滅……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

最後,夏齊以泰戈爾的詩句作結。

如此的反轉,經曆無數大風大浪如梁思也是始料未及看來不隻是針對別人,夏齊大神抽起自己的臉來也是毫不手軟。

“大概你還是不能理解,為什麼我明知如此,還是要這麼改。

“其實原因我早就告訴過你了。我們要參加荊棘會競選,那麼就必須亮出自己的旗幟。現在我已經亮出來了……

“《圖蘭朵》,這是西陸最有名的歌劇之一,對它的改編,會引來很多方麵的矚目,隻要演出成功,那麼必將引來激烈的討論,那個時候,作為改編者的我,將被無數人提起。

“之所以要選擇《圖蘭朵》進行改編,還有另外一個原因。

“我們參與荊棘會事務,麵對的最主要是學生,我們需要爭取學生的選票,那麼,把自己塑造成‘敢於挑戰權威的叛逆者,改編《圖蘭朵》的才子’,是有好處的。

“比起老生常談的‘愛’,青春期的孩子們會更喜歡我寫的‘偽’與‘恨’的故事,這也是為什麼在聽完我那通牽強的分析後,絕大多數人都動搖了。”夏齊還是一本正經的樣子,將自己的思考剖析得一清二楚到讓梁思覺得有些毛骨悚然。

“尼瑪……槽點好多,都不知道該從哪裏吐起……”媽媽,我不要和這個變tai一起玩啊!

“嗯,看來你已經理解了我的意思,想來對於要參加歌劇排演這件事也會更容易接受的吧。”夏齊貌似欣慰地點點頭。

“參加排演啊,聽起來不……納尼?你特麼是在逗我?!!!!!”

(在寫這兩章之前,或者說好幾年前,我便曾經針對《圖蘭朵》的劇情寫過論述文章,大致內容就是夏齊的那段“牽強的分析”,那時候我對自己的這個想法堅定不移,並為自己能想到這一層而沾沾自喜,可是現在又長了幾歲,再回顧自己的那些想法,便慢慢覺得有些不是滋味,其實大師根本沒有我想的那麼複雜,他隻是單純地想表達“愛戰勝恨”,就如同正義戰勝邪惡一般理所應當,不恰當的解讀,隻會玷汙原作的本來意味。而這段劇情寫下來,相信敏感的讀者都能領會我的用意這兩種觀點的對撞,其實就是梁思與夏齊的不同,他們的思維方式與步調並不完全一致,這點很重要,在今後的故事中會不斷折射出來。最後再囉嗦兩句:其實藝術可描寫歌頌的,永遠不會是“恨”,“恨”在藝術中的作用應該是警示與反麵,而非核心,這也是為什麼我反對為虐而虐,虐,表達的重點應該是虐之後的奮起,而非虐給人的打擊多麼深重……在寫這兩章的過程中,我的大腦裏就像是精神分裂一般爭吵著,兩種完全相反的思維主宰我思維的兩半,真是種有趣的經曆。最後的最後,我想說,相信我,《女皇》這個故事最終會是治愈向的結局,隻要我沒有英年早逝,就一定會寫完它的,謝謝一直支持我的你們,也謝謝能看到這裏的你。)

女皇的理想鄉6:108尒説WWw.book108。com鯁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