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0章 預算的修煉:事前控製比事後算賬更重要(1)(2 / 2)

首先,預算的總目標來自企業的戰略目標,這點基本是剛性的,分歧不多,比如企業未來幾年的目標市場份額和目標利潤,預算目標設定的難點是子公司、分支機構或部門預算目標的設定,最佳實踐是“上下博弈”,在多能討論中使預算目標的分解趨於“可接受”,因此第二年的預算目標最遲在前一年第四季度初就開始;預算目標的分解過程也是反思經營計劃、分清責權利、合理配置資源以及達成共識的過程。

其次,預算管理一定強調事中管理的過程,核心是例外管理,深入分析預算差異產生的原因,並提出改進措施,這主要是預算執行部門的工作,使預算管理真正與企業的經營管理密切結合,財務部門隻是協助分析和負責監督。

再次,預算必須有彈性,增強市場的適應力,核心是原則性與靈活性的平衡,這需要建立一個嚴格的預算調整流程,預算執行部門須有詳細的申請預算調整理由,關鍵控製點是集團負責人審批。

最後,預算管理要與績效考核密切聯係從而提高了人們對預算的重視程度,進而使預算管理產生好的效果,如果這點不解決,那麼他們的預算管理連持續改進的動力都不會有。

全麵預算管理作為對現代企業成熟與發展起過重大推動作用的管理係統,是企業內部管理控製的一種主要方法。這一方法自從上個世紀20年代在美國的通用電氣、杜邦、通用汽車公司產生之後,很快就成了大型工商企業的標準作業程序。從最初的計劃、協調,發展到現在的兼具控製、激勵、評價等諸多功能的一種綜合貫徹企業經營戰略的管理工具,全麵預算管理在企業內部控製中日益發揮核心作用。正如著名管理學家戴維·奧利所說的,全麵預算管理是為數不多的幾個能把企業的所有關鍵問題融合於一個體係之中的管理控製方法之一。

財務預算與計劃管理

1.財務預算與計劃工作內容

財務預算是指分析企業所麵臨的投資和籌資方案、預測目前決策所可能產生的影響、作出方案的選擇和對照財務計劃所設定的目標衡量實施情況的一個有機規劃過程。因此,企業財務計劃是一種係統地規劃未來和預測可能出現問題並提供相應對策的方法。

財務預算可分為短期財務計劃和長期財務計劃。短期計劃的計劃期限在1年以內,而長期計劃則有超過1年的較長計劃期限。

2.財務預算與計劃的實施作用

財務計劃的作用有以下五點:

(1)揭示決策方案的內在聯係,有利於建立企業的總體發展思路;

(2)判斷目標的可行性和內部協調性;

(3)有利於預測可能出現的問題並製定相應的對策;

(4)完善對實施狀況的考核標準;

(5)凝聚力的增強等作用;

(6)財務計劃的編製方式;

財務計劃能通過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兩種方式來編製。

自下而上方式是指從基層的生產和銷售班組開始形成計劃的設想,然後通過車間或分企業層層不斷地增加;修改或刪除,最終在企業總部得以完成計劃。

自上而下方式是指計劃從企業最高管理層的戰略計劃出發逐級向下傳達和落實。

財務計劃的產生往往經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雙向和交叉的過程。

3.財務計劃的編製流程

財務計劃的編製流程如下:

第一步對企業的外部環境進行綜合分析研究,並以此為基礎編製計劃綱要,建立財務計劃係統。

第二步各業務職能部門根據外部經濟情況的預測和計劃綱要做好各自的經營計劃。通常是按照每種產品分別做銷售、生產計劃。

第三步財務人員根據經營計劃,幫助各部門製定有關的價值計劃。然後再彙集各部門的價值計劃,按內在聯係綜合成各種財務計劃,確定滿足企業增長所需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