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現場銷售情景範例(4)(1 / 3)

在絕大多數賣場,無論你怎麼定價,顧客都會覺得太高了,一般會使勁往下砍價,有時砍出的價格低得匪夷所思,讓你哭笑不得。其實,顧客願意跟你砍價是好現象,這說明他(她)有購買意向,所以,作為一個終端賣場的導購員,應抓住機遇,機智地地與顧客周旋,最終達成買賣。

現場情景:

某品牌服裝專賣店,顧客看中一款服裝。

導購員:"你喜歡哪一件?"顧客:"把這件拿給我看一看。"導購員:"這衣服不錯,挺合您身的,穿上會顯得更瀟灑。"顧客:"不過,這衣服的條紋我不怎麼喜歡,我喜歡那種暗條紋的。"導購員:"有啊,我們這裏款式多著呢。你看,這是從美國××服裝公司進口來的,價格也挺便宜的,和您剛才看的差不多,做工更好一些。怎麼樣?試一試吧!"顧客:"嗯啊,還行吧,大概要多少錢?"導購員:"一點也不貴。像這樣物美價廉的外來貨還真不多。你到那邊去看看就知道了,一件卡傑裏尼牌襯衫就要五六百塊。就連一塊手帕,也要100多,其實用起來也差不多,這件才359塊錢呢!"顧客:"還是貴啊!"導購員:"便宜的也有,不過穿起來就沒有這麼挺了,現在稍微好一點的也就是這麼一個價格。"顧客:"湊個整數吧,300元我就買一件。"問題診斷:

顧客總希望價格低些、低些、再低些。這就意味著導購員或者降低價格,或者附贈商品。遺憾的是很多時候導購員無權降低價格更不能隨意贈送商品,這就逼迫導購員運用一定的談話技巧,或加重商品價值的砝碼,或減輕價格的砝碼,讓顧客充分認識到商品的價值,得到心理上的平衡,得出商品便宜、購買值得的結論。剛才的導購員一開始就以"一點也不貴"穩住顧客,並用了比較議價法,但沒有進一步闡述品牌價值,給了顧客還可以繼續降價的空間。

正確應對:

導購員:"這是從美國××服裝公司進口來的,據說在美國本土零售也要36美元,那麼遠進口到中國,這個價您還認為貴?再說品牌服裝是不能與普通服裝相提並論的,這件突出的是自由與時尚,不僅穿著舒適,而且很有個性品位,值不值這個價錢,相信您一定很有經驗。"顧客:"那也是,就這件吧。"那麼,如何活用不同的討價還價技巧,應對討價還價的顧客(1)洞察顧客真實想法。顧客是真心想要購買這件衣服,還是隨便問問做價格參考,我們要判斷清楚。對非真心購買的,一般給個中間價,不再與對方辯論。而對真心購買的,就應該步步跟進,不能讓對方覺得自己的怠慢而離開。如何判斷顧客是否真心購買,我們可以觀察顧客的眼神,眼神遊離不定的,一般是非真心的。

(2)了解顧客購買實力。顧客形形色色,購買實力自然是大不同的,對於持高檔手機、提名牌皮包的顧客,我們不要隨便把價格壓下來,價格便宜了也許顧客還看不上,對於有購買實力的顧客,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多介紹產品的特色、優點,突出產品的價值。相反,對於一些口袋裏沒多少錢的顧客,我們就盡量滿足他們還的價,並告訴他該產品確實很實惠。

(3)觀察顧客性格。性格決定行為。有的顧客豪爽,有的顧客斤斤計較,對此,作為導購員,要善於察言觀色,了解顧客性格、脾氣。例如,對於性格豪爽、大度的顧客,我們不要噦裏噦嗦婆婆媽媽地說個不停,隻要說出可以成交的價格就行了,以免讓對方反感。相反,對斤斤計較的顧客,我們就要耐心遊說,分檔次降低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