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各種活動的進步,都是由心靈感到不滿足的人采取行動的結果——這絕對不是由已經滿足的人所造成的。因為不滿足是一種驅動力,心靈的不滿足是正確的心態所產生的結果。如果具有錯誤的心態,不滿足所產生的驅策力就會受到傷害。
要不滿足,你必須想要某件東西。如果你非常需要它,你就會做某些事情,你就會想辦法得到這件東西。
博布.格蘭特和我談到心靈不滿足的力量以及正確的心態時,他問我:“我有沒有和你談過我妹夫喬治醫生的事?”“沒有。”我回答說。
他開始說:“他是德克薩斯州人,行醫已經有50多年了。33年前他身患癌症,聲帶要割除掉。這項很精細的手術救了他的命,但是他卻沒有辦法說話了。”
“不知他在什麼地方聽說一位鄉下醫生,也同樣因癌症割除了聲帶。這位鄉下醫生希望不戴人造器具而能恢複自然說話的能力,因此,他成功地發展出完美驚人的技巧。首先他吸入空氣,再把空氣提升到喉嚨和嘴巴,又用舌頭頂著牙齒內側,就這樣利用空氣的壓力,形成聲音。最後他說話說得很好。”“喬治醫生聽到這個故事後,大受鼓舞。他相信他沒有聲帶也可以說話。
在他喉嚨的傷口好了以後,他就嚐試發出各種聲音。起初情形當然很令人沮喪,但是他繼續嚐試和祈禱。看起來他似乎根本沒有辦法發出他所要的聲音了。但是有一天,他居然能夠清楚地發出各種母音。這使他有了新的希望,他就更努力地嚐試,更用心地祈禱。一天一天過去,他也日漸進步。首先他學會了精確地發出母音,然後發出了26個字母,再就是單音字。再經努力,他又能夠發出兩音節或三音節的字,最後他獲得了完全的成功。不久他就說個不停了。”
“現在,他說話的聲音還是有點不太完美,但別人都能聽懂他的話——甚至在電話中也能夠讓人聽懂。起初,當他很難說出某一個字的時候,他會先停下來想一想,然後說出同樣的字。現在他這個問題也沒有了,他說起話來似乎毫無困難。”
“他有沒有幫助其他和他一樣有困難的人呢?”我問他。
“有,當然有。”博布回答說。“喬醫生具備極有趣味的技巧以使別人建立起信心來。例如,當其他醫生把割除聲帶的人介紹給他時,這名病人就會發現喬治醫生的客廳裏有很多人。這個病人還可以看到喬治醫生走出來,運用他那不太完美的聲音和別人談話。他微笑,大笑。他看起來很快樂,而事實上他也確實很快樂。”
“一般說來,病人聽了這段故事,就會想像他將來也能像喬醫生一樣說話,因此,也極為興奮。喬醫生告訴他必須努力練習,而且一再地練習。”“喬治醫生是我所認識的人中最忙碌的人之一,他在三家醫院裏工作,75歲時還每天工作。他曾一度被提名為德州的年度優秀醫生,有一次甚至獲得了國家利泰獎章。又由於為貧民義診,他還獲得了羅馬教皇保羅十二世授予的爵位。我不止一次聽到人們說:‘喬治醫生到哪裏,上帝就來到哪裏。’”當你看完這些激勵之語時,應該清楚地知道,要培養良好的品行,要工作;要獲得良好的健康,要工作;要勝過你自己,要工作;要做對的事隻因為它是對的,還是要工作;要從襤褸到富有,要工作;要恢複榮譽,要工作;要獲得知識,也要工作;要獲得方法訣竅,更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