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得怪病(2 / 3)

根兒自從病好了之後,老丁就把他當作寶貝一般看待,老丁就當成寶貝一般,不管根兒提出什麼要求,老丁都會不假思索地去滿足。有一年六月,根兒突然想吃冰,可把老丁難壞了。這年頭有冰的都是皇室貴胄,大夏天的,上哪兒給弄冰去?不過老丁還是四處去打聽,在葉秋山的幫助下,終於打聽得一處龍遊六春湖的龍井邊上有個人專門窖冰,也不知道真假,就顛顛兒跑過去,幸好人家還真窖著冰,隻不過冰這東西實在不好保存,那人說要用棉襖包著才不會化。老丁問棉被行不行,那人說也行,於是老丁就抱著棉被裹著一小塊冰回到橋下坊。一同坐船的人都以為老丁是瘋子,大六月天的抱著一床棉被也不嫌熱。等冰拿到家,化得隻剩下小小一塊了,根兒嚐了一嚐,皺皺眉頭說:“也沒什麼好吃的嘛。”就這白眼狼一般的性子,老丁卻是嗬嗬笑著,一點也不生氣。

小孩子長得快,一轉眼,根兒也到了思春的年紀了,龍丘人有句諺語:十三娘十四爹,意思是女孩到了十三歲就可以生孩子了,男孩到了十四歲就可以當爹了。這也是因為中國古代人的平均壽命決定的,一直到清代,人均壽命才三十多歲,不及時完成繁衍後代的任務,一轉眼就掛掉了。雖然大吳朝的生活條件相對要好些,人均壽命也較長,但老丁卻等不及了,早早地給根兒說了一門親。

根兒的這門親事,也不算太遠,對方家裏也是在橋下坊裏做小買賣的,也倒是門當戶對。去年三月初三的時候,老丁還帶著根兒跟女方碰了次麵,說是碰麵,卻隻是遠遠地站在靈江邊上,望著去水邊踏春的少女一眼。看過之後,老丁問根兒如何,根兒隻說了一個不字。老丁就犯了難,思忖再三,卻下了狠心,這門婚事,不成也得成。

倒不是老丁前後變化快,他覺得心疼根兒和逼著根兒成親並不矛盾,於是終於在根兒失蹤之後第一次拿出了一個當父親的威嚴說:“這事兒我說了算。”

老丁覺得婚事向來如此,就算孩子不滿意,爹娘自己滿意便行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再說了,喜不喜歡的管什麼用,能一起過日子就算好婚姻。

回來之後,老丁讓葉秋山做做根兒的思想工作,卻不料葉秋山卻是一力反對老丁,一直在說孩子最需要的是婚姻的自由,這出乎老丁的意料,和葉秋山也鬧得很不愉快。老丁覺得整個世界都和自己在賭氣,不過自己鐵了心要和世界別一別勁兒,於是又是做酒又是做肉圓,準備聘禮,置辦家業,打算把根兒的婚事操辦得紅紅火火。然而就在這節骨眼兒上,根兒就病了,一開始隻是全身起紅疹子,老丁也隻當是普通的出疹,又因為和葉秋山的矛盾不好來求葉秋山,於是拿家裏的土方子,把根兒關在臥室裏,用穀糠點著了的煙熏了一陣。不熏不要緊,這一熏,倒是熏出事情來了,根兒在臥室裏大叫大鬧,在地上打滾,最後沒了動靜,老丁進屋一瞧,隻見根兒五官都滲出血來,甚是恐怖,老丁沒了主意,隻好放下麵子來,請來葉秋山來醫治。

葉秋山隻不過是普通的赤腳醫生,哪見過這種怪病,反複檢查,最後根據民間的種種傳說判斷這是中了蠱,自己治不了,讓老丁另請高明或者最好是找到下蠱之人。老丁上哪找高明的醫生去,更不要說去找下蠱之人了。於是一力哀求,葉秋山於心不忍,決定開點藥,盡是些涼藥,還有些甘草黨參之類,讓根兒定期吃藥。葉秋山心明清楚,這些藥雖然吃不好,但也吃不壞,頂多算是心藥。

日子一天天過去,根兒不見好轉。老丁尋思著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就下決心盡快把婚事辦了。民間傳說蠱神怕喜神,說不定衝一衝喜,根兒的病就好了。也是病急亂投醫的想法,卻偏一根筋自顧自地相信了下去。

一開始婚禮籌備得都很好,根兒似乎也沒再犯病,老丁喜出望外,更加賣力地籌備起婚禮來。這一天老丁和馬上要成為親家的老童家互換了庚帖,興衝衝地回家,吩咐根兒把庚帖押在灶王爺神像底下的茶杯底,按習俗,隻要這三天之內沒有吵架拌嘴,碎碗碎碟的事情發生,便可以去請橋頭瞎子阿六來測個八字,把婚期和買子息衣的日子也給定下來,再往後都是水到渠成的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