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企業新聞宣傳工作研究(2 / 3)

2.“自媒體”深刻改變人們的生活。智能手機的普及帶來了生活方式的改變,其中一個便是信息獲取方式。比如傳統新聞媒體中,受眾獲取新聞是一種主動行為,新聞傳播效果好但是傳播速度緩慢、受眾少。而新媒體一改傳統媒體的推廣方式,以短小、精湛、輕鬆的新聞撰稿方式,調動社會參與性,提高用戶粘度。比如新媒體代表微博和微信就是一個自媒體平台,大到國家政府,小到企業個人,都可以開通屬於自己的平台,在這個專屬平台中實時發布動態,及時與受眾交流,還可以組織線上線下活動,發動用戶參與。在這個輿論場中,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所有都可以發聲,任何人都可以做自己的代言人。

(二)年輕一代成為傳播受眾主流

互聯網時代,媒體的傳播受眾也產生了新的變化。隨著80後、90後大學畢業生逐步走上工作崗位,成為各類媒體新聞宣傳的新受眾,他們知識豐富,視野開闊,有著較強的獨立、平等、自主意識和開放、創新精神,是互聯網時代的中堅力量。然而,互聯網又是一把“雙刃劍”,年輕人接收信息的方式在變,思考問題的角度也在變,使得文化消費和需求更加多樣化。不可否認,而這部分人群又恰好是企業新聞宣傳爭取的客戶群,因為他們是社會發展的主力軍,了解他們的喜好,取得他們的支持,將會給企業發展帶來很大的優勢。

(三)網絡語言引領傳播文化

互聯網時代,人們的語體環境以輕鬆幽默有趣為主,各種網絡用語隨處可見,比如“你媽叫你回家吃飯了”、“我和我的小夥伴都驚呆了”、“親,給好評包郵哦”等網絡用語迅速躥紅網絡,這樣的宣傳方式傳播速度快且轉化率高。相反,嚴肅無聊緊張的宣傳內容則不利於為人們所接受。企業新聞宣傳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引入這樣的話語體係,與社會話語時尚進行合理的互動交流,提高企業新聞的曝光度,增強其用戶粘性和轉化度,提高企業新聞宣傳的效益。

(四)高速的信息傳播是一把雙刃劍

新媒體時代信息飛速傳播,在帶來信息便捷度的同時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一是海量信息傳播,造成信息傳播內容魚龍混雜、真假難辨,尤其是許多網絡媒體以吸引受眾眼球、製造輿論熱點、增加點擊率為目的,無形中放寬了信息內容的播發門檻,甚至故意歪曲報道,導致信息失真。二是信息傳播速度快,一旦報道錯誤便難以挽回,因此要比以前更加注意核實新聞信息,研究措辭,注意社會影響。國有企業由於其特殊的地位和影響力,時刻處於公眾輿論的監督之下,一點報道都可能“一石激起千層浪”,成為一段時間的輿論焦點,對企業形象及正常經營造成巨大損失,這是多少正麵宣傳和工作業績都無法彌補的。因此,新媒體環境下,企業一定要樹立輿情危機意識,高度重視新的信息傳播載體和方式對做好宣傳工作的嚴峻挑戰。

四、新時期加強企業新聞宣傳工作的方法和途徑

(一)企業領導幹部必須重視新聞宣傳工作

任何一項工作的開展,得不到領導的支持都寸步難行,同樣,企業新聞宣傳工作要想真正成為企業形象塑造的排頭兵,必須要得到主要領導高度重視。從這個角度講,企業領導幹部要切實轉變思想,充分認識到輿論宣傳的重要作用,將企業新聞宣傳擺到企業發展戰略的重要位置,給與資金和人員的充分支持,紮實抓好企業新聞的宣傳工作,保證企業宣傳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緊跟時代脈搏,創新工作方法

借助互聯網迅猛發展潮流,新媒體一路高歌猛進,新的新聞傳播方式不僅給企業新聞宣傳帶來新的傳播平台,也帶來一定挑戰。企業新聞宣傳工作要緊跟時代脈搏,不斷創新宣傳方法。第一,創新宣傳媒介。不丟棄紙媒、電視、廣播等傳統宣傳方式的前提下,還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開通官方的自媒體平台,向社會公眾及時發布企業的視頻、文字、圖片等信息,全方位地展示企業形象,同時可以通過網絡評論了解群眾的觀點和態度,促進企業新聞宣傳的良性發展的迅猛發展下,企業新聞宣傳。第二,創新宣傳形式。及時了解企業員工和社會公眾的需求和訴求,堅持“以人為本”的宗旨,有針對性地開展新聞宣傳工作。要在企業中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活動,提高企業廣大幹部職工的參與性,使企業文化更好地植入職工心中。第三,創新宣傳內容。在大力宣傳企業大政方針、發展方向的前提下,可以對員工的個性創造、活動開展、個人采訪等也列入企業宣傳的範疇,一方麵可以報道企業員工熱愛事業、積極工作的良好氛圍,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另一方麵可以是企業宣傳工作更加貼近基層、貼近群眾,提高企業職工的歸屬感,增強企業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