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4 誘發性條件案例分析(1 / 3)

漲落導致有序,漲落對於係統新結構的形成具有關鍵性的觸發作用,是集群自組織的誘發條件。高新技術企業集群在演化過程中存在許多方麵的漲落現象,例如,矽穀的高新技術產業、企業和資金規模的漲落。從1998~2000年,在矽穀的風險投資增長了566%,從30億美元到210億美元,但隨著2000 年開始,受到信息高科技產業經濟泡沫破滅和“9 ·11”事件的負麵影響,直接打擊了國際投資者的信心,海外直接投資額銳減,從 2000 年的 3 077 億美元,大幅下降至 2001 年的1 308億美元。風險投資額也從1 062億美元驟減至408億美元。大量的矽穀企業隨即陷入嚴重的經濟危機,矽穀地區經濟狀況出現令人擔憂的跡象,其中最明顯的是通貨膨脹,對矽穀的風險投資又回複到1998 年的水平。矽穀地區的規模以上企業(指年增長率至少達 20%,初始銷售收入至少達到100萬美元的企業)由2000年的 30家減為 2001年17家,2002年更進一步減至9家,降至 1992年後的最低水平。這9家公司分別為 Affymetrix、eBay、Greater Bay Bancorp、Inhal e Therapeutic Sys-tems、Liberate、Net IQ、Sangstat Medic al、Verisign、Virage Logic。而矽穀衰退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則可由美國高技術產品出口額的減退體現出來。2001年美國高技術產品出口額由2000年的2 001億美元減至1 789億美元。20世紀90年代矽穀的風險投資波動情況見下圖:

高新技術企業集群有的由係統內部引起,稱之為內漲落;有的由環境的隨機變化引起,稱之為外漲落。正是眾多的微漲落通過放大形成巨漲落,從而促使企業集群的演化。下麵我們將著重分析引起高新技術企業集群係統漲落的五種漲落因素,使用雙箭頭表示漲落的隨機性。

8.4.1 內漲落因素

(1)創新精神。矽穀的增長是由創新精神和冒險精神驅動的。這種精神使得微小的漲落、細微的技術和市場機遇更能夠被把握住,進而累積和放大成為整個集群成功的事實。通過創新集群自身不斷創造新的知識,例如新產品開發,經營管理和市場開發經驗積累。另外,通過知識的轉移和傳播。一方麵由於知識的非排他性而使集群的知識在擴散和傳播中為更多的人所共享,提高了知識的價值和效用水平;另一方麵,人員與知識流動以及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的轉換會導致集群內部知識的時空分布狀態發生改變和重組,係統不同層次之間的知識內容和總量不斷產生對穩定態的偏離。同時,集群也從外部引入新的知識和信息。矽穀企業利於創新的組織結構與文化氛圍在惠普公司裏得以集中體現。惠普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十分注重與員工溝通,經常在午餐時或公司的每個角落與員工交談。為了創造有利於溝通的環境,公司每天免費供應兩次咖啡和油炸圈餅,下午還有不定期的啤酒狂歡。公司裏洋溢著一種友善、信任的氣氛。惠普公司有所謂“開放實驗室備品庫”的政策,政策規定:工程師們不但可以在工作中隨意取用實驗室備品庫中的材料和零部件,也可以將材料和零部件拿回家使用。這也作為公司對工程師們創新的一種讚助。因為歸根到底,這樣的政策有利於惠普的創新和惠普的利益。而在組織結構方麵,公司建立分散化、分權化的企業組織形式,給予員工高度的自主性。另外,惠普公司也是最早實施“彈性工作時間”(Flexible working hours)的公司之一,使靈活的組織形式更有利於員工們的創新。總而言之,矽穀人孜孜不倦的創新精神引起矽穀的知識、技術總量水平的漲落。而漲落具有隨機性,正如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經濟係教授錢穎一所指出的:“矽穀也不是永遠增長,整個創新過程是一個新陳代謝、時起時伏的過程(錢穎一,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