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3 高新技術企業集群超循環組織主要特征(1 / 1)

高新技術集群中,企業之間形成超循環組織,有利於強化集群內各成員、各要素的聯係,產生功能耦合,交叉催化和正反饋效應,提高了集群的有序度;可以使企業在動蕩的環境中聯係起來,能夠穩定地、受控地共存。聯合起來與不屬於此循環的其他企業進行競爭。由於超循環組織內在非線性作用,少量的新單元不易取代已經建立的超循環,從而使高新技術企業可借助超循環組織獲得更穩固的競爭地位。同時,高新技術企業的超循環組織是開放的和不斷變化的。相互耦合的企業可以根據環境的變化主動給予調整和適應。如果超循環組織的形式和大小改變能夠對該企業提供某種預期更好的選擇優勢的話,循環組織可通過解構和重構而擴大或縮小。但是,從另一角度看,由於高新技術企業超循環組織是穩定的,在更高級的組織網中傾向於保持相對獨立性,不容易連接起來,不能排除其形成路徑依賴和被鎖定在一種狀態的危險。為此,也要注意加強對環境和企業戰略的控製和評估工作,預防企業被“鎖死”在一個老化的、沒有效率的機構中。

高新技術企業集群的超循環組織同時存在於集群內部,以及集群與外界環境之間,存在於企業之間,以及企業與中介服務機構、政府等部門之間,存在於高新技術企業之間,而且上下左右交織,形成一種多層次、多方位的開放性的超循環組織。高新技術企業形成超循環組織後,它的選擇優勢是整體的,由於相幹效應和協同性,有利於促進更高一層次的超循環的產生,實現整體功能的優化,使各成員企業從中獲益。

高新技術企業集群超循環圈的形成可以使集群對物質、信息和能量進行多次利用,提高了利用效率和原有要素重新組織的可能性,進而提升了集群的產出比和創造性。特別是信息和知識作為高新技術產業的關鍵資源得到了循環往複和充分高效的利用,並且在運動過程中通過重新組合產生更多、更新的知識和信息,這在現有企業集群理論中稱為“技術外溢”效應、“知識外溢”效應。而企業如果沒有在地理上集中,或者同一地點的企業之間缺少非線性聯係,則內部產生或外部引入的許多知識和信息將被浪費和“蒸發”掉,知識和信息耗損嚴重。

高新技術企業集群非線性作用方式和超循環組織結合途徑,是目的性、必然性和偶然性三者聯合作用的結果。一是目的性。高新技術企業都有自己經營發展的宗旨、目的和目標,這種自由意誌的、內在動機的、有意識的驅動作用使得區域內企業之間的功能耦合和群體的超循環結合具有顯著的指向性和目的性。二是必然性。在客觀條件的限製和目的性的指引下,高新技術企業之間的結合和互動有其必然性,存在明確的因果關係。例如,兩個具有同樣產品和服務對象的高新技術企業必然產生競爭,經營不善的高新技術企業必然衰敗,引起超循環網絡的變化。三是偶然性。高新技術企業麵臨許多隨機的、偶然的、不可預測的因素,例如技術創新上的意外發現,市場的意外機遇等,隨機的內部漲落或外界幹擾使得企業之間的超循環結合途徑具有偶然性的成分。下一節將進一步討論這種隨機漲落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