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50年代,希爾頓已不滿足於僅僅在美國本土創業。他又在全世界營造自己的“旅館帝國”。馬德裏、墨西哥城、蒙特利爾、柏林、羅馬、倫敦、開羅、巴格達、哈瓦那、曼穀、雅典、香港、馬尼拉、東京、新加坡……希爾頓飯店相繼開業。截至70年代末,希爾頓在世界大都市所擁有的飯店,已有近百家。
已經成為世界“旅館帝王”、擁有數十億美元資產的老希爾頓,仍然堅持坐著飛機,在他的“希爾頓帝國”裏一處一處地巡視,偶有所感立即記錄下來,著書立說。他寫的《賓至如歸》一書,多年來被希爾頓員工視為“聖經”,而書中的核心內容就是:“一流設施,一流微笑。”
1979年,92歲的康拉德,希爾頓離開了人世,留下了遍布世界的“一流設施,一流微笑”的希爾頓飯店。
一句話點評:微笑就是效益。
顧客就像是情人
有一次雅典娜來到人間,發現眾神的雕像數維娜斯的最多,不禁感到憤憤不平。她到宙斯那裏訴苦:“為什麼人類在廟宇裏對我崇拜不已,在家中卻對維娜斯情有獨鍾?簡直太不公平了。”“這很簡單,”宙斯說:“因為你在人類的心目中神聖不可侵犯,而維娜斯卻很願意充當人類的情人。”
人際交往是一門很複雜的學問,值得探討。雅典娜這樣的人,高高在上,人們往往對他們很敬畏,甚至是敬而遠之,這類人通常是領導階層,可敬而不可愛。至於維娜斯,和人們的地位往往是站在同一高度的,很平等,所以大家對她很親切。這類人適合做朋友,沒有隔閡。
現代企業經營管理,都把顧客定位為上帝。把“上帝”掛在嘴邊是容易,放在心上就很須花一些功夫。下麵是把顧客當情人管理的幾個步驟和方法:
1.對顧客進行調查活動,可以安裝顧客“投票箱”,讓管理者去發現顧客的心理需求。
2.公司本身的產品應多翻新,這是致勝的一點,不能在老套中生存。
3.對“情人”,必要時要多留情,應對他們的建議進行寫信回複。
4.對顧客的建議,特別是公司的真正缺陷,應下大力去對症下藥改正。
事典:克羅格的特色管理
1873年,美國爆發金融大恐慌。
13歲的伯納德·克羅格輟學了。
他單薄的肩膀開始幫助父親擔當了許多家中的困窘。
他沿街兜售著咖啡的小本生意。
他20歲的時候,用攢下的一筆錢,買了一家雜貨鋪。到了1883年,他開設了全美第一家連鎖店公司——大西方茶葉公司。又過了10年,他擁有了40家商店和一個食品加工廠,並將公司更名為克羅格雜貨與麵包公司。
克羅格之所以能夠將生意迅速做大,重要一點在於公司直接與顧客打交道,並以顧客需要為服務宗旨。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約瑟夫,霍爾出任克羅格雜貨與麵包公司總裁。
霍爾將公司更名為克羅格公司,並一下子引進45種公司專賣商標,以加深顧客對公司商品的印象。
霍爾上任後主持了一項重大改革措施:顧客調查活動。
霍爾對他的員工們闡述道:“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怠慢顧客。對公司發展什麼商品、增加哪些服務、使用什麼銷售手段等問題最有發言權的就是顧客”。
為此,克羅格公司在所有現金出納機旁安裝了顧客“投票箱”。顧客可以把自己對克羅格公司的意見和建議投入箱中,如需要哪種商品、哪種商品應如何改進、需要什麼專項服務等等。
一天,一個叫芬利的顧客,接到了來自克羅格公司的電話:“您可以到我們公司來挑選您中意的商品了。”
芬利:“謝謝,我經常到貴公司去買東西,你們最近又有什麼新的好東西嗎?”
“我們非常感謝你對公司的關心。您的建議被我們公司采納了,所以我們告訴您,您可以到我們公司來免費選購您提出合理化意見的商品……”
原來,克羅格公司在每一張“票”上都留下顧客的姓名和聯係地址,一旦該顧客的建議被采納,可以終生免費在克羅格公司的商店裏享受該種服務或購買該種商品。還可以獲得公司贈予的優惠折扣消費卡,購買任何商品時都享受減價優待。
“投票箱”深受顧客歡迎,提建議者絡繹不絕。克羅格公司根據顧客的建議對症下藥,使公司每一種新上市的商品一炮打紅,公司的經營覆蓋區域擴大到得克薩斯、明尼蘇達和加利福尼亞,1952年的銷售額突破10億美元大關。
1970年,詹姆斯·赫林就任克羅格公司總裁,他不僅強調興建品種齊全的超級商場,也注重設立品種較集中的專賣商店,以特色商品吸引顧客。
赫林繼承了前任的管理思想,他把顧客的“投票箱”改稱為“科學的市場調查法”。他對員工說:
“如果我們要生存得更好,就隻有像滿足情人的要求那樣去滿足顧客的要求。”
進入80年代後,克羅格公司把發展方向轉到“一次停車”型的超大超級商場上。這種商場的經營品種達到了包羅萬象的程度,不僅從事零售業,還經營美容沙龍、金融服務、快餐店、加油站等,使顧客隻需停車一次,就可以購齊全部商品、獲得所需的各種服務。
一句話點評:“上帝”千萬要好好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