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過年(1 / 2)

過年對中國人來說,那絕對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節日。

我小時候就特盼著過年,因為那意味著有許多好吃的、好玩的。而且那種濃濃的年味會填塞滿你的心間的。

現在我依然愛過年,準確的說是愛因為過年而能夠得到的幾天年假。因為現在過年已然沒有了小時候的年味,沒有了小時候的樂趣,這許是長大的悲哀。

大年三十的早上,早早的我和弟弟便會被阿爸叫醒,領著我們去祭祖的。我和弟弟頗不願意早起,但阿爸此時卻不容我們反抗,直接強勢鎮壓。

現在想來,我倒是寧願早起祭祖的,因為這總比在路上往家裏趕比較好。

工作後,有時三十往家趕,阿媽電話便一個接著一個實時對我進行人工定位。

“小言,到哪裏了?”

阿媽又催了,我繼續不變的回答:“快了,能趕上團圓飯吧。”

“那就好。下次早回來,連祭祖都沒趕上,也不怕祖宗怪罪。”

我其實是很敬重祖宗的,心裏還想著提前半個月在家裏齋戒,然後隆重祭祖的。然而有心無力,祖宗怪罪想必也怪不到我頭上的吧?

等祭祖回來,大門口已經被阿媽放了一根木棍,其意是攔住家裏財氣不外泄;而且門口也有燒草留下的一堆灰燼,說是給祖宗引路用的。

吃了早飯後,然後開始貼春聯。

春聯那時還是手寫的居多,當時我們周邊附近的春聯主要都是我爺爺書寫,長大後我接過爺爺的毛筆,鄭重地將它存了起來,因為人們都花錢買了。

貼之前,先是用麵熬成漿糊,就是俗稱的漿糊腦子的漿糊,我當時一看就迷糊了,人腦子長這樣?

粘了漿糊,貼了春聯,我和弟弟能幫忙的基本也就到這了,剩下的也就是準備敞開肚子吃了。

而為了多吃一點,當然是要運動運動的。

小夥伴們不約而同又紮堆了,畢竟巴掌大的地方,放個屁全村都能聞著味,所以我們又“盡釋前嫌”繼續遊玩。不像現在天南海北的待著,約了也很難聚在一起,究其原因我們不約而同的笑笑了。

因為早晨各家剛放了鞭炮,我們便趴在地上尋找那種沒有爆炸的啞炮。各家各戶搜了,真能集不少。我們便把鞭炮外衣剝了,將裏麵的火藥倒出來,在地方繞成一個圈,有膽大的小夥伴一根火柴下去,火藥便騰起一片焰火,而後濃重硫磺味便刺鼻湧來。

有時小夥伴手慢,指甲蓋都能被撩黃,還有灼熱感。不過這不算最慘的,有更膽大的夥伴,直接將鞭炮攥在手裏點燃,然後沒等扔出去就直接爆炸了,炸的手都是鮮血淋漓的。這也是家長禁止我們玩鞭炮的原因之一。

不過這種事真是屢禁不止,後來開始玩擦炮,這種炮就像火柴一樣,隻要在盒子側麵一劃,擦炮便點燃了。好在這種擦炮反應比較慢,在手裏幾秒後扔出去有時也來得及,所以很少發生事故。

不過沒有事故發生,我們卻可以製造故事的。

有時各位叔叔大爺大哥大嫂走過去,我們立馬點燃擦炮,然後往他們腳下一扔。

“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