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捉魚(2 / 2)

自己不小心掉進溝裏的我的小夥伴小威努力往前撲騰,我們剩下的也沒閑著,準確的說是嘴裏沒閑著:“加油,加油。”

等小威在我們鼓勵下撲騰到對麵,我們便開始挖土暫時將上流水截斷,把下遊水留住,然後清空水池。

不過計劃趕不上變化,我們人小力氣小,很難挖動泥土,我先輪開膀子挖了幾下,然後一屁股坐水溝裏了,然後下一位選手上場,繼續坐水溝裏了,再繼續,我們都是重在參與了。不一會,我們都成了下鍋的餃子了,本來想吃魚,結果被魚包餃子了。

不過既然魚抓不到了,還是可是戲水的嘛。捉不到魚,就當來踏青了,隻不過一腳沒留神,踩溝裏去了。

等我們玩夠了回家,一身汙泥的我們免不了又是一頓胖揍。

不過這都是小打小鬧,真正捉魚的大場麵,還是要數過年時候魚塘捉魚了。

我們村有承包魚塘的鄰居,一般來說都是到年底將水清空,然後當做年貨賣出去的,這和年底殺豬一樣,都是奔著年底舍得花錢的樸實老百姓去的。畢竟,年底了嘛,孩子盼得不就是吃點好東西嗎?

這時候,魚塘“堂主”便會找鄰居叔伯大爺幫忙了。由於我爸輩分挺高,人也樸實,所以這些事經常會來找我爸。

鄰居大哥便會給我爸點根煙:“叔,明天麻煩你幫忙了。”

我爸很豪爽:“沒問題。”

人員約齊了,還要機器到位,不然你指望這一人一個臉盆去舀水嗎?不過我還是遞給我爸一個大臉盆,我爸納悶了:“給我臉盆幹啥?”

我嘿嘿一笑:“端魚回來。”

我爸哈哈隻樂:“這小兔崽子,學習沒見你這麼精。”

我裝傻,哦,說錯了,不用裝,成績單可以證明。

我弟在一旁很是鄙視我,順手又給我爸遞了個盆。

我們那鄰裏幫忙,不用花錢的,送兩條魚就行了,不過我這人吃飯撿大碗,幹活翻白眼,所以裝魚的盆子也不能小了。這句人生的總結是我媽幫我歸納的,別看我媽沒有多少文化,但智慧不能小覷,從遺傳的角度,我就能夠充分的證明——啊,智慧,並不是靠成績單證明的。不然為什麼我會在工作的崗位成績斐然呢?

我大學畢業後,找了份不錯的工作,逢年過節回家,阿媽總會幫我做許多好吃的,而我依舊保持吃飯撿大碗的習慣,讓我媽很是喜笑顏開。

“小言啊,平時工作怎麼樣?還好吧?”

“還好,我幹活時總會對病人說‘來,翻個白眼我看看?’,結果我看他翻的這麼鄙視我,我就給他們配了副墨鏡。”

我媽笑道:“你這孩子,做醫生可得用心。”

“知道了媽,這魚挺好吃。”

“你隔壁大哥送的。”

“我爸去魚塘幫忙了吧。”

“是啊,估計還在捉魚呢。”

我匆忙吃完飯,抹了把嘴就跑去魚塘看熱鬧了。因為不論看多少次,密麻的魚兒跳躍的場麵總是覺得十分壯觀,甚而會覺得心潮澎湃,那是豐收的喜悅。老百姓盼得就是這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