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彈珠(1 / 2)

小時候,我身弱多病,及至稍微長大,身體開始逐漸好轉,然後便如脫韁的駿馬喜歡四處撒野。當然,如此優美的比喻,都是我上學學來的。

我雖不愛上學,但到了適當的年齡就得幹適合年齡的事,所以慈母手中棍,小子校園去。臨行慢慢挪,意恐遲遲歸。

老祖宗根據幾千年的親身體驗,發明了許多智慧的結晶,比如說二十四節氣那就是璀璨的一顆。從這裏,老祖宗告訴我們要順應節氣,該播種了你就趕緊去播種,該上學了你就趕緊去上學。然而到了我該結婚的時候,卻有人告訴你你該幹啥幹啥去…

上學和上班都是令人抗拒的,從這點看,人生幾十年我竟一直堅持著這個信念,實在不可思議。有人說,堅持就能成功,我在想,我會堅持到我退休的。

不過上學比上班那是要輕鬆許多的,因為你不需要操心很多的事,我上學時心裏想的是今天中午家裏做了什麼好吃的,工作時我怕工作壞了沒什麼好果子吃;放學時,我想的是回家好好玩,下班時,我隻希望不要再被工作玩。

小學,是無憂無慮的,當然領期末成績單除外。

每逢課間,我們便會聚在操場,爭分奪秒開始遊戲。

我們那時候的遊戲眾多,有跳繩、丟沙包、鬥雞、老鷹捉小雞、滾鐵環、彈珠等等,種類繁多,深受廣大同胞的喜愛。當然現在的孩子許是體會不到這種原始遊戲的樂趣的,因為他們現在要高雅的多,練習琴棋書畫去了。

由於課間隻有十分鍾,玩的不盡興,所以往往下了學之後還會聚在操場聚精會神玩彈珠。

在遠方挖一個小坑,不需太大,不然很容易將彈珠彈進的,然後在兩三米開外畫條起始線,眾人依次開始彈著珠子往小坑裏去,首先進坑的同學,可以瞄準別人的珠子彈射,如果射中,則別人的珠子歸你所有。依我看來這比高爾夫強多了,畢竟高爾夫隻是進洞的說。

時間久了,同學都練成高手,玩彈珠的手法也是千奇百怪,有食指和拇指扣著玻璃珠子彈射出去的,有拇指和中指扣著珠子彈射出去的,而且命中率超高,有時一兩米開外直接擊中,甚至可以直接從空中飛過去擊中,當真是強中自有強中手的。

我玩彈珠水平不是很高,畢竟腦子靈活的人手頭總是欠缺一點的。不過玩拍畫片的力氣活,我倒是很擅長,畢竟力量與智慧並存嘛。

雙方將疊好的畫片放在地上,當然你要保證擺放完好,沒有死角的。就想隱蔽埋伏敵人一樣,如果漏了一個明顯的破綻,也許就兵敗如山倒了。

然而埋伏再好,架不住實力強大,我掄圓了膀子使勁往地上拍去,也許就能一次功成。而且拍畫片也是講究技巧的,我們可以從側翼進行襲擊,也可以泰山壓頂直接生夯,這就要麵臨形勢隨時分析了。當然也有沒留神,手指直接拍到地麵的,那酸爽,你不試過是無法體會的。

有時沒留意時間,天色已黑,我這時竟害怕回家怕挨揍了。想想早晨死活不願意離家,再想想現在不敢回家,真是難為了我那顆敏感的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