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主義製度的成熟階段,所有勞動集體的作用顯著地提高了。提高基層單位勞動集體的作用,是社會主義社會最重要的問題之一。基層單位的勞動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領導者,以及領導者對本單位經濟活動的政治和教育後果重視的程度。
有許多黨的組織已經積累了培養領導幹部政治修養的寶貴經驗。絕大多數領導幹部都積極參加政治生活。其中,許多人被選為各級黨委委員,不少人已經成為宣傳員、政治報道員、鼓動員等。各級黨委都很重視領導人員的思想作風的修養。最近,開展了多種形式的關於領導幹部問題的研究工作,調查研究了他們做為勞動集體的生產組織者、教育者的作用和社會職能。調查結果,既發現了不少好的因素,也揭示出一係列重要的缺點。這些缺點的實質已在蘇共第二十五次代表大會的文件中得到反映。文件指出:“誰不能批判性地評價自己的活動,誰脫離了群眾,助長阿諛奉承、溜須拍馬的不正之風,誰喪失了共產黨員的信仰;那麼,他就不能成為領導幹部。”
由此可見,提高領導幹部政治修養是一個迫切性的問題,它關係到共產主義建設的成敗。建設共產主義社會,按其內在實質來說,是一項綜合性任務,包括經濟問題和社會政治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同教育、培養有覺悟的、全麵發展的一代新人,是有機聯係的。
從廣義上說,提高領導幹部的政治修養,有兩項根本要求;
第一,保證對領導者的馬克思列寧主義世界觀的形成,對他們的道德標準、原則和行為具有影響的經濟、社會、精神等所有因素的協調一致。
第二,培養每個領導者具備全麵的、綜合性的素質。
經濟修養與政治修養有緊密的聯係,而且二者是一致的。
為了實現黨的代表大會的方針,要求社會生產部門全體工作人員,每個領導幹部都努力地、創造性地進行勞動。
目前,大家非常注意珍惜各種機器設備和物資,但是,人不可能生來就具有自覺珍惜財產的經濟素養,隻有通過教育,人們才能具備這些素質。任何一門科學也沒有象經濟學給人們提出那樣複雜的任務,每個領導幹部在日常活動中都要與它發生關係。
黨的二十六大指出:“如果不依靠集體,如果不樹立對待工作的真正主人翁態度和沒有經濟修養,如果沒有每個人勞動的高質量,要實現有效的社會主義經營管理是不可思議的”。經濟修養反映人們在社會經濟生活中,從事的創造性活動上。認識勞動者經濟修養的實質,形成和發展的機製,才能找到更加有效地管理一定社會過程的形式和方法,更積極地促進蘇聯共產黨的社會經濟政策的實現。
“經濟修養”這個概念包括什麼內容呢?它包括一定的文化教育水平,積累的知識,信息,見識,並善於把它們應用在實際工作中,同時表現出高度的自覺性、經營管理能力、進取精神、組織性和紀律性等。
如果說某人有經濟修養,意味著他熱愛勞動,有事業心,勞動認真細致,注意節約,有良好的組織性、紀律性。這些素質應當成為社會主義社會每個成員的習慣和行為準則。沒有高水平的合理的經濟目標,沒有發達的經濟思維和經濟意識,不善於發掘潛力和用最小的代價生產更多、更好的產品,不善於確定解決生產任務的最有效的方法和合理地運用材料、資源、工作時間,就不能認為是有經濟修養的工作人員。列寧多次在自己的著作中使用過“組織修養”,“會管理的修養”、“生產文明”、“經濟文明水平”、“經濟修養”等概念。在談到經濟因素和文明修養因素的相互關係和強調文明修養意義的同時,列寧從來沒有忘記文明修養是在一定的經濟水平的基礎上形成的。
在探討現代經濟修養問題時,我們應當強調指出,經濟修養對培養人們的共產主義覺悟具有重要意義。它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執行著不同於其它社會的嶄新職能。這體現了經濟修養對人們意識形成的影響。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個人日益迫切地感覺到充分反映新的社會現象,以及經濟修養方麵新的可能性和發展前景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