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領導者的工作修養
“搞經濟工作必須厲行節約”,沒有哪一位經濟工作領導人員不發出這樣的呼聲,並決心在自己的工作中積極努力。節約可以帶來巨大效益,如果能堵塞所有的浪費漏洞,那麼在生產上節約的物資,將比增加開采燃料、原料和其它材料代價便宜一半。
在雅庫特的鑽石生產聯合公司,有40輛載重量75噸的“別拉斯”型汽車,閑置達兩年之久;圖拉州的葉夫列莫夫中央熱電站在1981年收到一套鍋爐設備,價值超過100萬盧布,但是蘇聯動力和電氣化部的經濟計劃管理機關沒有安排安裝計劃,於是這套重達1,133噸的最現代化的設備未能發揮作用,而且遭到損壞。以上兩例說明,在我們的工作中,還嚴重地存在著經營管理不善,鋪張浪費及其它不文明的現象。
1982年1月9日《真理報》。
在勞動集體的管理係統中,領導人是中心人物,他的地位決定於其工作的性質和職能。領導者的職能是計劃、協調和安排整個勞動集體的工作任務,支配管轄範圍內的資金、財產,做出對其下屬人員的獎勵、提拔的決定;主持社會主義勞動競賽的總結工作;對後勤供應、住房、兒童設施等工作做出決定。總之,積極地參與涉及勞動集體的生活、工作的所有方麵的調節工作。這種調節活動應當符合有關規章製度、條例、工作細則的規定。但是在解決出現的問題時,領導人擁有機動靈活地選擇方式、方法的廣泛餘地。因此,領導幹部的思想政治和業務素質,個人的智慧、修養,處理民事糾紛能力等素質,就成為社會主義國家領導幹部從事工作所需要的重要潛在力量。
在蘇共曆次代表大會、中央全會的文件和決議中,都集中了大量的先進思想、觀點和經驗等精神財富,大多數經濟工作的領導幹部都力求掌握這些財富,並力求達到黨所要求的較高的水平。
共產黨和蘇維埃國家培養了千百萬有能力、有成信的領導幹部,並把他們委派到各種各樣的領導崗位上去。這些人既是各個勞動集體的有才幹的組織者,又是教育者。關於領導幹部應當具備的綜合性素質,我們已在前麵論述過,這裏我們隻想探討一下能對集體的生活、工作產生影響的領導人的修養問題。
在與企業,主管部門、各部和各級組織的工作人員的交往中,我們經常聽到人們在議論領導人員時說:“某某領導人是位心胸開闊,有高度修養的人”。這種評價的含義是什麼?把這些看成是經濟領導幹部的工作修養是否恰當合理?在經濟政策、經營活動和修養等方麵如何體現出社會主義國家領導幹部的個人素質呢?
蘇共第二十五次,二十六次代表大會強調指出,全黨和全體蘇聯人民應當特別關心文化改造問題。這種文化改造應當依靠群眾的努力來完成,發揮群眾宣傳、報道的作用,以便提高勞動人民的社會教育和文化技術水平,以及繁榮文化藝術生活的任務。蘇聯共產黨始終不渝地遵循列寧主義的方針,幫助勞動人民認清和理解,沒有高度文化水平、教育水平和覺悟水平,就不可能使社會發展到共產主義。今天,社會主義文化已經成為社會不可缺少的,並且是不斷發展成長的、富有朝氣的、具有多種形式的社會有機組成部分。她作為一種有效的創造力量而存在著。蘇聯人民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內容一年比一年豐富,形式也多樣起來,這是符合發展規律的事情。現在,社會進步的速度,我們向共產主義過渡的速度,日益明昆地取決於社會的智力開發,取決於文化、科學和教育的發展”。
眾所周知,任何一個群眾的領導者或教育者都不是天生的,都是通過學校和勞動、工作的生活曆程的學習、鍛煉而成長起來的。在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條件下,已有知識的老化速度加快了。專業人才即使擔任領導職務之後,也仍然要不斷地掌握新知識。為了適應生活和生產的各種新要求,必須不斷地進行知識更新。
“領導者的工作修養”這個概念的綜合性要求包括哪些內容?首先應當指出,任何一位勞動集體的領導人,都不僅僅是其經營管理的組織者,同時也是共產主義教育工作的組織者。對他的任何行動都應從思想政治觀點來進行評價。領導幹部的責任不是僅僅計算經濟效果,而且必須考慮自己行動的社會後果,必須力求把政治的、組織的、經濟的和教育的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這就是為什麼要求每位領導幹部都必須具有高度的政治修養的原因。
“政治文化”這一概念是列寧首先引用的,他指出:“政治文化、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養真正的共產主義者,使他們有本領戰勝謊言和偏見,能夠幫助勞動群眾戰勝舊秩序,建設一個沒有資本家、沒有剝削者、沒有地主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