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初中數學概念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與經驗研討
作者:陳應潭
摘 要:數學概念教學是數學教學中的一種重要教學方法,通過對概念的講解,讓學生正確理解相關的數學概念,可以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和前提。如果缺乏對數學中多種概念的正確理解和認識,就會影響到對數學學習的效果。由此可見,數學概念教學法是對於提高初中教學質量至關重要,因此有必要對其進行進一步探討。
關鍵詞:初中數學;概念教學
一、引入概念
概念教學法的第一步便是引入數學概念,這是概念教學法的管家環節。引入設計和組織的好壞、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活動是否能夠順利進行,也會影響到教師的教學活動設計能否被學生所認可,進而進行分析和討論。
從生動、直觀到抽象思維,再從抽象思維到實踐;這是認識的真理,
概念教學也是這樣,一般通過直觀形象的方式來引入概念,這一過程中需要充分利用模型、實物、圖表等,尤其是幾何,有了實物、圖像,使學生獲得鮮明的情景感、立體感。通過將學生所熟悉的事物和具體的生活實際出發,有具體到抽象,進而引出數學概念。如在九年級的數學教學中,筆者是如此給學生講解有關圓的概念:首先取一段線段,將其一端固定到黑板上,另外一端則繃緊筆尖,然後以固定點為中心將線段旋轉一周,它的另一端點筆尖所形成的這個封閉圖案便是圓。這一過程,就是一個非常形象直觀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觀察這一圖形的特點;再引導學生抽象出圓的定義,這樣直觀的演示,引導學生觀察、得出概念。
二、形成概念
形成概念是概念教學非常重要的一步。概念形成是對具體事例的認識、分析和精簡、濃縮出的,因此概念形成的關鍵是發現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所謂“比較”是指尋找兩個或兩個以上事物之間的不同點和相同點來找出事物的本質屬性和存在規律。這是針對事物間的不同而進行的,能對事物比較全麵的認識,數學中概念教學法的運用,可以很好地讓初中學生認識到不同數學知識之間的區別和聯係,讓學生很好的理解和掌握數學概念。
數形結合是圖形及數量關係相結合的一種教學方法。是數與形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過程。因此在數學概念的教學中,借助“數”與“形”使概念理解得更直觀、更具體、更準確。
所謂“歸納”是指通過對學生的引導,觀察、比較、分析、總結大量的事物,找出特殊案例,總結普遍性的規律和結論。當然這種方法比較費時費力,所以也可以通過讓學生采用推理,進行歸納得出結論。也讓學生對實際事例進行分析,比較,歸納出正確結論。
嚐試是指在具體的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數學老師不應該直接灌輸既成的教學結論,而是需要在數學老師的指揮和引導下,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這種數學學習的過程,能夠讓學生的數學思維方式得到鍛煉,形成:在嚐試——學習,嚐試——比較,嚐試——分析,在嚐試中獲得正確結論。嚐試是認識事例一種有效方式,我們所熟悉的很多發明創造都是通過這一方式取得成果的。學生在嚐試的過程中,會自然的發現事物的本質,同時學生也會認識到成果產生的全過程,能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相關數學概念。即便是失敗的嚐試,也會讓學生學會很多,學會反思,學會改進,為下一次成功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