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方道士看了張大良一眼,突然右手食指向前一指,一道金光閃現出來。
遊方道士拉了張大良一把道:“施主來看,你家孩子是死是活?”
張大良順著遊方道士的手指去看,隻見他家門前不遠的池塘邊挺著三個孩子的屍體,老婆伏在孩子屍體上哭得死去活來。
張大良放聲大哭:“怎麼會這樣,我的三個孩子咋就死在池塘邊上……”
遊方道士安慰張大良:“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你家三個孩子受不了饑餓下池塘摸魚,跌進一個大坑不幸身亡!”
張大良哭聲動地:“孩兒們,爹爹對不起你們,爹爹本以為掙回糧食你們會茁壯成長,可誰知……”
遊方道士見張大良哭得傷心,款款說道:“施主請勿難過,你本來不會有後,可就是剛才的八塊幹糧,使你還將生有八個孩子,可前麵七個都是閨女,二十年後才有男兒產出。
張大良算了算,他時年30歲,20年後就50歲,年份是公元1965年。
張大良有悲有喜,方知遊方道士是神仙,納頭便拜:“神仙在上,請受小民張大良一拜!”
遊方道士扶起張大良笑聲不止,道:“施主無須多禮,常言道,送人玫瑰手留餘香,你用八塊幹糧救了老朽一命,老朽還要送你一樣物事!”
遊方道士將一塊墨玉送給張大良,張大良捧在手中去看,卻是一件墨玉麒麟,不禁問道:“神仙大大,你送小子這件物事幹嗎?”
遊方道士說:“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40年後,老朽再來會見墨玉麒麟!”說完,化作一道清風隨氣而去。
自從爺爺張大良見到遊方道士回到家中,奶奶平均兩年生一個姑姑,一直生了七個,突然停了。
爺爺張大良盼兒子出世,不無驚恐地對奶奶說:“神仙大大不是捉弄張大良吧?他說要給咱兒子的,可是你,腿一偏一個女子,腿一偏一個女子,咋就不見兒子出來……”
奶奶嫌爺爺張大良說話口粗,就和他吵:“這能怪我?你祖宗命裏沒積下,讓我給你張家編排一個不成?再說你那老東西軟不拉幾,能弄個兒子出來?”
爭歸爭吵歸吵,爺爺張大良和奶奶為了弄一個兒子出來,幾乎每天晚上同房。
爺爺張大良上了奶奶身子後咬牙切齒地說:“不信我張大良弄不出一個兒子?我日……我弄……”
功夫不負有心人,20年後的1965年,爺爺張大良唯一的兒子張繼祖終於出生,爺爺高興得屁顛屁顛,擺了三天酒席以示慶賀。
爺爺張大良的兒子就是張耳食的爸爸張繼祖。張繼祖出生後境遇不好,每年都是缺吃少穿,不是上山挖藥,就是下河撈魚,總之一句話,都是為了填飽腦袋下麵那個肚子。
終於,在爺爺張大良見到遊方道士40年後,他的孫子出生了。
孫子出生後,遊方道士果然來了,他見那枚墨玉麒麟掛在出生不久的嬰兒脖子上,便在上麵輕輕彈了一下,又在孩子額頭輕輕拂了一下,還給孩子賜名張耳食……
張耳食敘述完畢,司馬琳興奮得一蹦一蹦,連聲兒說道:“太精彩,太傳奇,沒想到你爺爺八個幹糧給後代兒孫積了這麼大的陰德?我已經猜測出來遊方道士是誰了,他就是讓你長出第三眼睛的璿璣真人!”
張耳食又驚又喜:“司馬兄這麼一說,耳食還真信了。這麼說璿璣真人一直在報答我爺爺的八個幹糧之恩,才這樣出手相助張耳食!”
“那還用說!“司馬琳神神道道:“你三個伯伯,你父親之所以過早離開人世,都是為你大展宏圖來做鋪墊。到現在,你父親雖然去了,可你你的七個姑姑還都健在,到時候她們也能幫上你呀!”
張耳食看了司馬琳一眼,道:“司馬兄說耳食的七個姑姑說不準能幫耳食,可三個伯伯和父親離世給耳食鋪墊就有點江湖術士的味道了,前輩真能給張耳食鋪墊,張耳食也不至於被任律紳逼到雪域高原……”
司馬琳不以為然:“耳兄隻看眼前不覷未來,可謂鼠目寸光!”
張耳食道:“未來又能怎麼,未來還不是七個窟窿的張耳食?”
“不對!”司馬琳道:“道家說人有九孔,除過耳、鼻、眼、嘴,還有肛門和小便,可你現在是十孔,額頭上有隻眼睛,已經高人一等。這些都是墨玉麒麟的作用。墨玉麒麟是天皇之印,有了它可以呼風喚雨撒豆成兵,隻可惜你將這麼貴重的寶貝變賣了,實在可惜……”
給讀者的話:
怎麼這樣冷清,快來支持吧!望您收藏,保證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