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世說紛紜暮藹藹,高手雲集齊並至(五)(1 / 3)

“好感人的場麵,好忠心的奴仆,好恩愛的母女,真是羨煞旁人。”“赫連敦煌,還是你先一步,我鳩摩弘法甘拜下風。”段思君、“耕樵漁讀”等人頓然警覺,暗自運起各自的內力護住周身,以備不時之需,說話之人來得好快,聲音遠在數十丈之外,眨眼之間便已到了六人丈許之外的林蔭道上。

薑賢愚背對段思君母女,八尺長的魚竿持於雙手,擺開陣仗,準備以死護住,驚呼道:“原來是西夏的赫連敦煌和吐蕃密宗鳩摩弘法,郡主小心!”段思君自然知道這兩位乃是天下武林傑出的人物,而且個個身懷絕技,早在十餘年前便見識過他們的本事,淡淡地道:“薑叔叔不便擔憂我母女,這裏並非西夏、亦非吐蕃,這裏可是中原,由不得他們為所欲為。”

赫連敦煌鐵塔般的身材站立對麵,真像一位西域來的將軍,一身戎裝,錦帶胄甲,一聽是多年未見的仇家對頭,忍不住狂笑得意道:“我道是誰呢?原來是大理段家的人,我等雖是外族,那麼你們段氏一族又為何來此?”鳩摩弘法單手行了一記禮佛,滿目慈笑地道:“想不到我等還是慢了一步,大理段氏果然還是捷足先登,不過天下武林之事,天下人自然管得,何分親疏彼此,敢問這位蒙麵的小姑娘是段氏一族什麼人?”

薑賢愚性情急躁,衝上去便是一招“臨江垂釣”也不答話,直接朝當先的赫連敦煌點去,他精研手中的魚竿三十年之久,功力精純,加上兵器長達八尺,再以晶瑩剔透的魚線打出,使得自然是九節鞭法衍變而出的招式,以長及短,叫對手功力再深厚,也難近身。

沒料赫連敦煌麵色大怒,卻是不慌不忙地接招,早已運足內功,看準薑賢愚手中的魚竿使來的方位,伸出右手,蜷曲中指,掌心向下,在旁人眼裏看似輕輕點點,普通尋常的一點,在他身前三尺左右的空中發起一聲刺耳嗚嘯,蘊含了精純十足的勁道,利用氣勁將魚線上的小鉤彈開,將眼前的凶險頓然消弭於無形。站於身後的鳩摩弘法氣定神閑地站著,沒有因二人一見麵就鬥得不可化解感到半絲害怕,麵上仍舊一副事不關己的悠閑,突然冒出一句“赫連將軍非但煊赫聞名,而且身手不凡,這打掉暗器般的神技看似平常至極,實則空前絕後,小僧佩服,這是江湖久負盛名的‘指點江山’麼?”這個番僧實力不凡,麵對驚心動魄的較量沒有感到半分緊張,反而在旁漫不經心地調侃,不得不令人擔憂,此人亦敵亦友,要是相助赫連敦煌,恐怕段思君與“耕樵漁讀”四人也是久鬥不下,難以決出勝負。倒是給人一種不祥的疑慮。

薑賢愚沒想到苦練多年的招式竟被這個西夏將軍若無其事地化解,心裏一下子變得急切求勝,作為大理段氏的殿前近衛,身居龍騎將軍一職,竟不能保護主子的安危,還令她擔憂,顏麵盡失,心生激惱,變幻手中的魚竿,又是一招“浪潮翻覆”直攻赫連敦煌的麵目,叫他應變不及,此招虛中帶實,實中帶虛,係在竿稍的魚線變幻莫測,帶動線端上的魚鉤跳動,以軟鞭纏繞敵人,然後令對手找不到如何化解的辦法,再以手中的長竿順勢擊倒對手,左右照應,前後夾擊,實乃運用上軟鞭、長槍、點穴撅、九節鞭等多種兵器的精妙招式,在武林之中獨樹一幟,實是變化莫測,令人防不勝防。赫連敦煌整個麵堂就像煮熟了的螃蟹,紅赤如火,甚是駭人,心裏頓然惱恨不已,是乎被人輕視小看,心中大氣,不慌不忙地豎起右臂擋在身前,伸入對方的魚線之中,然後任由對方將右臂纏繞住,一較長短地大喊道:“比拚力氣麼?看誰厲害些。”整個人又不動如山地挺立原地,右手不住在空中將魚線纏繞在一起,薑賢愚見狀不由大駭,雙目驚恐地道:“糟糕,此人想跟我比拚力氣。”話還未說完,手中的魚竿竟與赫連敦煌拉扯在一起,為了謹防被對手打掉兵器,立即使勁後撤,這麼一來,魚線與魚竿,薑賢愚與赫連敦煌二人相隔八九尺之遠,二人竟較起勁來,形成拔河。薑賢愚本想利用奇形兵器速戰速決,沒想到手中的魚竿、魚線倒成了束手縛腳的弊端,竟被赫連敦煌的靜嶽強橫一點辦法也沒有,最終還是施展不出半絲優勢,變作了直接的比拚勁力,這就像自己平時垂釣之時,每逢遇到大魚上鉤,總得較量一番,如是負氣拚勁,最終是弄得兩手空空,抱憾掃興;如有耐性,待大魚任由掙紮至筋疲力盡時,手到擒來,不費力氣將大魚得勝而歸。都說釣魚是種耐性的較量,看來一點沒錯,越是心急如焚,最終一無所獲,想不到對手看似力沉招慢,其實是以靜製動,以恒禦變的靈活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