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直接影響生意的好壞。顧客對價格的敏感遠遠超過經營者本人,定價合理,能把握顧客的心理,能吸引顧客,提高競爭能力。
那麼,具體該如何給商品定價呢?
價格的靈魂是選擇最佳的利潤點。“三分利吃飽飯,七分利餓死人”。做生意既不能“賠錢”,也不可貪心太重。因為,隻有商品到了消費者手中,才能產生利潤。定價是預期的結果,賣回了錢才是真正的利潤實現,沒有賣出的貨是沒有利潤的。店主可以參考以下的定價方法,分析顧客心理,把握消費動機,運用價格杠杆平衡收支,獲取利潤。
1.高價法
高價法又叫取脂定價法。它是指在商品萌芽期,以高利潤附加把商品投入市場,采取先以高價出售,以後酌情逐步降低價格的策略,把商品賣給那些收入水平較高並且勇於試用新產品、好獵奇的消費者。
就像從鮮奶中取乳油一樣,從精華到一般,這種商品定價從高到低逐步下降,賺頭蝕尾。
四川省某旅遊產品經營部,銷售小巧玲瓏的白瓷熊貓。時值“熊貓熱”,標價每隻人民幣20元,五天未銷一隻。而上櫃看貨的華僑和“老外”卻不下10批。店老板感到費解之餘,靈機一動,下令將銷價調到每隻人民幣160元。營業員笑他“瘋了”,他說“試試看吧”。不料次日一天就銷了4隻;不到兩星期100隻全售光了。
上例就是成功地運用了高價策略。但是采取高價法首先要求商品是奇貨,最好是獨家經營。這是因為,獨一無二的商品才能賣出獨一無二的價格。其次要求商品既優且新。質量優是高價策略的基礎,次等品定高價,則是失敗策略。商品新,消費者不明底細,高價法方能有效。最後,需要購買者對價格不太敏感,如果顧客對價格很敏感,定個高價會把他們嚇跑。
高價法也有缺點,其銷售對象過於狹窄,銷售量不會太大,也容易激起眾多的競爭者,如果價格再降低,又可能影響該商品的市場聲譽。因此,采用此法時,一定要從實際出發,權衡得失利弊,再作決斷。
一般情況下,如果經營的是市麵上少見的商品或是獨家經營,可以采用高價法。
2.低價法
這種策略與高價策略相反,它指的是先將商品的價格定得盡可能低一些,使商品迅速被消費者所接受和迅速占領市場,優先在市場取得領先地位。由於商品價低,能有效地排斥競爭對手,自己能長期占領市場。
50年代的世界手表市場,競爭十分激烈,美國的太麥克斯公州原來是一個生產軍用儀表計時器的企業,要躋身於強手如林的世界手表市場,他們選擇了低價策略。最初投入市場的男式手表每隻定價僅7美元左右,比當時市場上一般手表的價格要低得多;1963年它首次生產出電子手表推入市場,售價30多美元,僅為當時市場上同類商品的一半。結果,它的低價策略取得了巨大成功,到70年代,已經成為世界聞名的手表製造公司。
低價法雖然利薄,但是通過多銷,一樣可以達到利的積累。
但是,薄利多銷也是有條件的,並非任何店鋪,任何商品,對任何對象都能奏效。在運用低價法時,應注意:
(1)市場潛力有限的商品慎用。低價法是以低價促銷法為基礎的,如果市場潛力有限,這個基礎就不存在了。
(2)高檔商品慎用。高檔商品定低價,一是不合算,二是可能有損商品的聲譽,因為人們常抱有“一分錢一分貨”的心理。
(3)對追求高名望的顧客慎用。這類顧客追求名望與氣派,對商品的價格並不敏感,低價反而難以對他們產生促銷效應。
運用低價法策略,店主應明確,這種方法會使成本回收期較長,價格變動餘地小。
3.安全定價法
對於一般商品來說,價格定礙過高,不利於打開市場,擴大銷售;價格定得太低,則可能出現虧損,因此,最穩妥可靠的定價方法是將商品的價格定得比較適中,市場風險相對較小,既可以在一定的時期內回收投資,並獲得適當利潤,又能使顧客有能力購買,店鋪也便於推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