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富爾德14年的苦心經營下,雷曼兄弟重新回到了華爾街頂端行列。到了2007年,雷曼兄弟已經和高盛、摩根士丹利平起平坐,成為第四大國際投行巨頭,全年收入為193億美元。而14年前,富爾德接手時一年收入僅僅為30億美元。
在華爾街,雷曼兄弟素以敢於冒險著稱,這與領導人富爾德的激進作風是分不開的。作為雷曼的老員工,尤其是親身經曆了雷曼被運通收購風波之後,富爾德深知要想在華爾街生存,就需要有冒險精神。在這個弱肉強食的社會裏,不敢於冒險就不能獲得高回報,且注定是要被消滅的。因此,富爾德在大權在握之後,首要的目標就是如何帶領公司獲得高額的利潤。富爾德改變了雷曼以往依賴固定收入交易業務的局麵,大舉擴展投行業務,到次貸危機爆發前的2006年,資產管理、經紀服務、並購和證券承銷等業務占雷曼營業收入的比例已達到44%。這種冒險精神給雷曼帶來了豐厚的利潤,但同時也埋下了巨大的風險。然而,被高額利潤衝昏了頭腦的雷曼高層們過於自信,對這種風險置若罔聞,危機終於在2008年以排山倒海之勢向雷曼襲來。
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次年全麵鋪開。作為2006年次貸證券產品的最大認購方,雷曼此時承受了巨大壓力。早在2007年次貸危機初露端倪的時候,其賬目中已露出衰敗先兆,它有麵值多達7380億美元的衍生工具合約,這種金融產品因為難以準確估價,所以交易員和高層可以誇大收益,這有如暗藏的定時炸彈。富爾德遲遲未采取必要措施,次貸危機爆發之際,他拒絕大幅衝減雷曼的地產資產價值。當其他同行四處奔走尋找援手之時,富爾德依然相信情況會得到好轉。
災難在2008年開始降臨。2~8月,雷曼兄弟損失近70億美元。而在截至8月31日之前的3個月裏,其損失更是高達39億美元,創造了公司成立以來單季度損失新紀錄。受此影響,雷曼兄弟股價一路暴跌,9個月內縮水90%。最終,雷曼兄弟的巨額房地產投資陷入困境,大量吞食次貸危機中房地產市場和其他領域的不良投資,拖垮了這家老牌的投資銀行。
8月,韓國產業銀行曾有意購買雷曼兄弟的資產,然而,富爾德認為出價太低而沒有答應。他可能認為,當情況好轉了,他手上的債券又會讓公司一飛衝天。同時,他也自信地認為政府不會坐視不理。
9月11日,雷曼兄弟在總部設置“戰略室”,富爾德仍然堅信能夠全身而退,更賣力推動分拆出售計劃,並且將公司整體出售之議也浮上台麵。12日,雷曼岌岌可危的氣氛彌漫,當晚,美聯儲召集華爾街金融大亨進行緊急會議,富爾德卻缺席。美國財長鮑爾森在雷曼兄弟公司命懸一線的關鍵時刻公開表示,美國政府不會浪費納稅人的稅款拯救雷曼兄弟,這一毫不含糊的表態立刻把雷曼兄弟推入滅頂之災的境地。原本被認為最有可能也最有能力施加援手的兩家公司——美國銀行和英國巴克萊銀行,迅速做出了抽身而退的反應。9月15日正午12點,雷曼兄弟發出公告,宣布公司申請銀行破產保護。這隻華爾街最凶狠、最長壽的“鬥牛犬”富爾德被打敗了,158歲的雷曼兄弟重重倒下了。
案例點評
有雄厚的資本和一大批優秀的交易員,身為國際第四大投資銀行的百年老店竟在短短幾個月內毀於一旦,難怪世界都為之震驚。雷曼兄弟的倒掉與公司的冒險文化和對市場風險的應對準備不足有著不可分割的聯係。一個企業無論曾經多麼強大,如果不注意對風險的準確估計和及時應對,當危機到來時將會是不堪一擊的。從以上對雷曼兄弟沉浮的表述中,我們可以看出其抗風險能力差與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1.無視市場風險,不斷涉足高風險領域
不顧市場風險,追求高額利潤是雷曼兄弟落敗的根本原因。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美國的投資銀行為了攫取更多的利潤,紛紛把力量集中到複雜的金融創新上。1999年,伴隨“嚴格實行銀行和證券分業經營”的法案廢止,投行不僅要與同類公司競爭,還要麵對商業銀行的侵入,雷曼兄弟麵臨的生存壓力陡增。為了保存和擴大生存空間,富爾德使出了渾身解數,積極推動將雷曼兄弟打造成一個多元化的金融機構,減少其對固定收入業務的依賴。2004年後,隨著廉價短期資金的增多以及全球化的不斷深入,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進一步白熱化。為此,雷曼兄弟進一步加強了杠杆收購和住房抵押證券業務。
這些舉措在為雷曼兄弟帶來豐厚利潤的同時,也在不斷積聚著風險。雷曼兄弟過於依賴結構金融、私募基金和杠杆借貸等新型業務,卻忽視了這三種業務可能會給自己帶來的巨大市場風險,當客戶信用危機引爆的次貸危機大規模爆發時,這三者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重創。
業務的多元化擴展還影響了雷曼兄弟原本引以為豪的固定收入業務。雷曼兄弟將次級貸款等債務打包證券化,並通過杠杆比率把資金規模擴大。高杠杆比率,固然意味著以少量的資金就可以把收益擴大數倍,但不可避免的是,隻要虧損一點點,就有可能血本無歸。雷曼兄弟是2006年次級貸款證券產品的最大認購方,占11%的市場份額。由於對房地產次級貸款市場等高風險資產的深度介入,雷曼兄弟股價暴跌,2008年前兩季度已累計衝減70億美元損失。雷曼兄弟的客戶和交易對象即便想助雷曼兄弟一臂之力,也不得不進行自我保護,嚴防池魚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