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集團財務控製框架要素之六———財務信息控製(2 / 3)

1.建立會計報告管理製度

在集團會計報告管理製度中,要明確規定成員公司需要向集團報送的會計報告的種類、格式、填報要求、報送會計報告的時間、違反規定的處罰措施。

2.建立會計報告報送質量的評價製度

天士力集團的做法是,將所有成員公司報送會計報告的質量,按照及時性、完整性、準確性按月評定打分,根據成員公司的實際得分,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檔,把所有成員公司成績列表在集團範圍內予以公告,並作為成員公司財務負責人業績考核的重要依據。

3.加強對會計報告真實性檢查

集團對成員公司會計報告真實性檢查,可以由集團財務部門實施,也可以由集團審計部門實施,還可以委托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實施。

4.控製成員公司的會計政策

不管成員公司成立時間的長短,也不管其規模大小,隻要在法律法規允許的範圍內,都要執行集團統一的會計政策。成員公司的會計政策,必須報集團財務部門批準或備案。

5.子公司必須向母公司報送會計報告

企業集團往往采取多層次股權投資模式,形成集團公司的子公司、孫公司、重孫公司,這樣在一個集團內就有了不止一個母公司。按照會計準則規定,所有的母公司都要編製合並報表,所以集團內的所有子公司,都必須向對其直接投資的母公司報送合並報表所必需的財務報告。

6.集團內所有的母公司都要編製合並報表

盡管會計準則規定,擁有符合合並條件的子公司的企業,都要編製合並報表,但是在集團內部一些應該編製合並報表的母公司,由於不履行對其子公司的管理職責,往往不編製合並報表,隻等著年度審計的會計師事務所替它編製年度的合並報表。所以,要在這裏強調一下,集團內所有的母公司都要編製合並報表。

7.建立集團內所有層次的成員公司直接向集團報送會計報告的通路

所有成員公司在向其母公司報送會計報告的同時,應直接向集團公司報送會計報告。曾經有人反對我的這種做法,提出應該嚴格按照母子公司理論,由集團內最底層的子公司,向其母公司報送會計報告,由其母公司編製完合並報表後,再按照投資關係逐級報送,逐級合並,最後歸集報送到集團公司進行報表合並,進行財務分析。

從理論上講,這種說法並沒有錯,而且當集團隻有一個投資層次的時候,獲取會計信息和編製合並報表在時間上也沒有問題。但是,當集團采取多層次股權投資模式的時候,這種做法在實踐中就存在著致命的缺陷,就是嚴重影響到集團公司會計信息的及時性。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一個集團的投資層次有五層的話,必然需要四次合並,每次合並假如需要兩天的時間,最快也要八天的時間,加上最底層公司自身的結賬、編製會計報表的時間,集團公司最快也得十幾天才能編製完成會計報表。我到深圳一家采取這種方式編製合並報表的大型企業集團考察時,集團公司的財務主管說,他們要兩個月以後才能編製出集團公司的合並報表,經常挨領導的批。所以,我強烈地建議,建立集團內所有層次的成員公司直接向集團報送會計報告的通路,提高集團會計信息的及時性。

四、集團需要控製的會計政策

什麼是會計政策?法規對企業執行會計政策方麵都有什麼規定?這是我們必須要了解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2006年2月15日發布的《企業會計準則》,包括一個基本準則和38項具體準則。關於會計政策的有關規定主要體現在第28號———《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會計差錯更正》和第33號———《合並財務報表》這兩項具體準則中。

第28號準則第三條:“會計政策,是指企業在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中所采用的原則、基礎和會計處理方法。”第四條:“企業采用的會計政策,在每一會計期間和前後各期應當保持一致,不得隨意變更。但是,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變更會計政策:(一)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家統一的會計製度等要求變更。(二)會計政策變更能夠提供更可靠、更相關的會計信息。”第十五條:“企業應當在附注中披露與會計政策變更有關的下列信息:(一)會計政策變更的性質、內容和原因。(二)當期和各個列報前期財務報表中受影響的項目名稱和調整金額。(三)無法進行追溯調整的,說明該事實和原因以及開始應用變更後的會計政策時點、具體應用情況。”

第33號準則第十二條:“母公司應當統一子公司所采用的會計政策,使子公司采用的會計政策與母公司保持一致。子公司所采用的會計政策與母公司不一致的,應當按照母公司的會計政策對子公司財務報表進行必要的調整;或者要求子公司按照母公司的會計政策另行編報財務報表。”第十四條:“在編製合並財務報表時,子公司除了應當向母公司提供財務報表外,還應當向母公司提供下列資料:(一)采用的與母公司不一致的會計政策及其影響。……”

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1975年1月公布的《國際會計準則1,會計政策說明》規定:“會計政策,包括在編報財務報表時,管理人員所采用的原則、基礎、管理、規則和程序。即使同一題目,在使用中也有許多不同的會計政策,需根據企業具體情況選用最能恰當地表現其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政策。”“所用的重要會計政策的說明,應是財務報表整體的一部分。這些政策的說明一般應列在一處。”

根據以上所列中國會計準則和國際會計準則關於會計政策的規定,我們可以歸納出以下要點,幫助大家加深對會計政策的理解。

(1)企業的會計政策是會計核算的基礎和前提,企業如果沒有確定明確的會計政策,將無法合理合法地進行會計核算。

(2)企業的會計政策是企業會計報表的一個組成部分,沒有會計政策說明的會計報表是不完整的會計報表。

(3)企業的會計政策是可以進行選擇的,而不同的選擇會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產生影響。

(4)會計政策需要有一定的穩定性,前後各期應該保持一致。

(5)會計政策可以在會計準則規定的條件下進行變更。

(6)企業所采用的會計政策以及會計政策變更必須按照法律規定進行披露。

(7)合並會計報表時,必須對同類業務所采用的會計政策保持一致。

(8)對會計政策和母公司會計政策不一致的子公司會計報表,必須按照母公司的會計政策調整其會計報表。

(9)子公司采用的會計政策與母公司不一致的,子公司要向母公司提供會計政策及其影響的資料。

這九個要點就是集團需要對成員公司會計政策實施控製的必要性。盡管法規並沒有強製要求企業集團必須對成員公司的會計政策進行統一,但在企業集團的實踐中,絕大多數企業集團都要求成員公司和集團的會計政策保持一致。因為集團眾多的成員公司如果采取不同的會計政策,第一,成員企業之間的會計報表缺乏可比性。因為不同的會計政策,會造成不同的財務確認、計量、報告的結果。第二,編製合並報表時,必須對成員公司所采用的和母公司不一致的會計政策進行調整。一個集團假設有30家成員公司、20多項會計政策,如果都和母公司不一致,這個調整的工作量和工作難度是可想而知的。第三,允許成員公司自行決定會計政策,也給經營者通過會計政策修飾會計報表留下了餘地。所以,在實踐中幾乎所有的企業集團,除非不同國家法規的限製,都會要求統一會計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