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無危機之人,就如搖籃裏的嬰兒,就如初生牛犢,就如雄鷹翅膀下的雛鳥,時時期待著別人的給予,別人的幫助,別人的保護,一旦失去保護,就如驚弓之鳥,撞上獵人的槍口,無疑於自投事故羅網。
一個心中常存危機、保持安全警覺的員工。不僅有遠慮,而且有近憂,除了安全危機是首位外,共具體表現依次為年齡危機、業績危機、知識危機、人際關係危機、企業前景危機。
心中常存危機的人,心裏的警覺會時時提醒自己,遠離危機的最好方式,就是不斷學習新知識,讓自己遠離危機,更接近理想。因而,在工作中,克服困難,始終保持高度的安全警覺,切實防止鬆懈麻痹思想滋生。
心中常存危機的人,會竭力戒除驕傲自滿。麵對工作業績,可以總結經驗,但絕不能因此而驕傲自滿、裹足不前,甚至迷失方向。保持警惕,才是自己在安全生產中進步的良方。
心中常存危機,保持安全警覺之人,深知安全工作隻有起點沒有終點,安全形勢越好,越能激發自己的創造力,越能體現自己的價值,在提高企業效率的同時,他會盡情享受工作。
無論是職員,還是管理階層,隻要心中常存危機,就會時刻保持如履薄冰般的警惕性,愈是強化“底線”思維和“紅線”意識,慎獨、慎思、慎行,恪守崗位職責,嚴格履行安全責任,力戒盲目樂觀,絕不容易被眼前的大好形勢衝錯頭腦。
麵對持續向好的安全形勢,在眾人“亂花漸欲迷人眼”,容易對眼前的安全保障,缺乏清醒認識時,一個心中常存危機的人,在安全警覺中,絕不鬆懈麻痹思想,而是嚴格落實責任,防止思想產生惰性、責任出現懈怠,以更務實的精神抓好安全生產工作,牢牢把握安全工作的主動權,更是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從“文山會海”中解脫出來,不做“麵子工程”,要為安全生產出實招、求實效。
1989年3月24日,發生過一起舉世震驚的泄油事件。
事情的起因,是美國500強位於第三名的埃克森公司,一艘巨型油輪在阿拉斯加州美、加交界的威廉王子灣附近觸礁,多達800多萬加侖的原油大量泄出,在海麵上形成一條寬約1公裏、長達8公裏的漂油帶。
巨輪觸礁後,礁石上沾滿一層黑乎乎的油汙,使一個原本風景如畫,盛產魚類,海豚海豹成群的海域,因汙染,因毒氣,使成群結對的魚類,大量死亡,附近海域的水產業受到很大損失,純淨的生態環境遭受巨大的破壞。
心中毫無危機意識的埃克森公司,此時還沒有警覺到他們給當地海域所帶來的巨大災難。麵對事故,卻無動於衷,既不徹底調查事故原因,也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清理泄漏的原油,更不向美、加當地政府道歉,致使事態進一步惡化,汙染區愈來愈大。
到了3月28日,原油泄漏量已達1000多萬加侖,造成美國曆史上最大的一起原油泄漏事故。美、加當地政府、環保組織、新聞界對埃克森公司這種置公眾利益於不顧的惡劣態度十分氣憤,群起而攻之,發起了一場“反埃克森運動”,甚至驚動了總統。
調查結果表明:3月24號那天,心中沒有危機意識的船長,不僅擅自離開駕駛艙,大量飲酒,而將油輪由一個未經海岸警衛隊認可的三副駕駛。